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高斯洋:中国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当代艺术美术馆

高斯洋:中国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当代艺术美术馆

2014-02-20 13:11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首先,我认为中国的美术馆发展是与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只是在近年忽然有一个爆炸点,接二连三的私人美术馆正式开馆,且规模都不小。但像这种大型的美术馆从动工建设到正式开馆的时间也需要两年甚至更多时间。如果算上创办人的初期想法到开馆的时间则会更长。所以从这点来说,我认为那些大型美术馆的创办人绝对不是脑门一热,抱着“赶英超美”的心态去做的。这其中还包括:中国对美术馆并没有像国外具备一些成熟的优厚政策,这便需要相当雄厚的财力才有可能把美术馆运营起来。当然,在运营经验方面还欠缺很多,但都在向着国外学习和探索,毕竟“国情不同”是一个绕不过的问题。

其二,现今中国,美术馆也逐渐被人们重视和接受,它对不懂艺术或未曾接触过艺术的富人灌输了“不能做土大款,可以用以建设品牌美誉度”的意识,对在校的艺术生来说不仅可以提供一些实习机会,还可以作为生产知识的观众,对普通人来说多了可以遛弯儿、看展览、提高欣赏素质的空间。且不说展览和馆藏的质量如何,关键是你为大家建设了美术馆,大家愿不愿意来看?譬如笔者做过以“月”为单位的调查,在北京东三环附近一个业内口碑非常好的私人美术馆,除了开幕展当日前来参观的人数多以外,之后基本上是每天平均3人左右。

其三,中国的富人也在把财富转化为美术馆。我想这与他们本身的素质及渴望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心态还是有很大关系的,无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至少在美术馆的建设上,他们起到了带头的作用。虽然如万达等“土豪”以噱头广告式的收藏方式来介入,但他们至少已经把公众的目光吸引到了美术馆和艺术品身上。

其四,我们的公众素质也不比西方,这大多与艺术教育的缺失有关,这些大众都知晓的原因就不在此赘述。

其五,美术馆运营,资金仍是最大问题。巫鸿先生谈到美术馆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运作。其实,纵观世界上那些一流的美术馆,无一不是需要巨大的经费支撑,正是因为他们的资金来源渠道已经非常完善,所以根本不需要再为这个问题去花费很多的工作时间。而中国的美术馆却不行,单靠某个企业或单独企业家,是很难支撑一所软硬件都能达国际水准的美术馆长期运营的。还有,只要有充裕的资金进来,笔者认为运作不是问题,可以聘用最好的、最具学术水准的同业专家来坐镇,不相信会做不好。如果再出问题,那么一定是所谓的“专家”有问题。

其六,美术馆需要接地气,更需要商业化。美术馆的建设自开始至现在也没离开过商业,古根海姆也举办过阿玛尼回顾展,MOMA也爽快接受了优衣库独家冠名投资的“星期五之夜”赞助,商业活动为美术馆带去的不仅仅是赞助资金,而且还能以这种现当代艺术作品展览的独特体验方式吸引更多的普通公众,这其中也不乏有很多潜在的捐助者。更重要的是,国外的这些美术馆一样收大家的门票,而且很贵。美国也照样儿有群众抗议:“艺术回归人民”“终止商业运作”。这就叫“贴地气”:不需要讨好观众,更不需要讨好评论家,有自己的学术态度是一个好美术馆的基本前提。

中国的美术馆发展也是紧随改革开放后这30年来经济发展的路线,同时中国当代艺术完全也是这条轨迹上并行的一条线,未来的文化艺术发展必将是中国在经济发展之后的重头戏,政府、企业、艺术家等等,只要是艺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一起努力,相信中国一定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当代艺术美术馆出现。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