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博观约取 出入魏晋——张德林的书法之路(组图)

博观约取 出入魏晋——张德林的书法之路(组图)

2014-03-19 10:08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张德林作品

   在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2008课题班的40余位成员中,张德林是十分显眼的一位。尽管他个子不高,也不好张扬,但在多数场合,总是会引起别人的关注。

   这种关注度的赢得,自然不是靠作秀或矫情(此种情形在如今艺术界比比皆是),他靠的是一手不俗的从魏晋、唐宋大师那里继承来的书法和开朗、乐观、真率的性格,加之他那十分男性的浑厚、靓丽的嗓音和长发飘逸的造型,几乎随处都能制造一种活泼的气氛。

   如今的张德林,仅从他的外表,许多人都可轻而易举地判断出他是做艺术的。但真实的张德林,远远比一个外形上的“艺术家”来得丰富甚至复杂。

   作为上世纪60年代初生人,张德林有着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生于安徽来安乡村,务过农,做过工、经过商,办过厂。进到2006年,他忽然调整自己生活的方向,告别先前的这一切,潜心投入于艺术。一年后他负笈来到京城,拜名师,交道友,在学习书艺的同时,感受这个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最集中之地的气氛与动向,并且过起了一种纯粹而简单的艺术家生活。

   在全国书法界,张德林的名声虽崛起于近年,但他习书历史之长却是多数同龄人所没有的。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张德林便酷爱上了书法。经过近20年的操练,90年代初,他的努力换得了中国书协的一纸会员证书。尽管,这样的成效,在如今许多靠“速成”起家的同道那里算不得什么,但张德林正是凭着这样的“慢功”,为自己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他的艺术空间日益广阔并丰富多样。

   从事书法实践30余年,张德林感到,收获最大的还是最近这些年,特别是3年前来到京城,先后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张荣庆书法艺术工作室、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拜师于当代两位德高望重的名师,从他们那里聆听诸多教诲,结合平时自己所知所感,心中豁然开朗,技与道均大进一步。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文化、思想界开始了某种反思与调整,先前风风火火的创新与创造,几乎一夜之间被一种“回归”甚至“复古”潮流所取代。在书法界更是出现了“人人争说魏晋,笔笔效法二王”的局面,所谓的“新帖学”成了新的“流行书风”。

   从诸多方面看,张德林近年成就的取得也得益于当下书坛的“回归”思潮与书风。在这股大潮中,他与如今的许多实践者一样,浸淫于以二王法帖为代表的魏晋书风中,心摹手追,朝夕用功,直至废寝忘食。数年间不间断的辛勤“劳作”,使张德林功力大长,笔墨趋于精致。

   崇尚“帖学”,是张德林书法的一个总体特征。如果往前推15年、20年或更长的时间,这种特征或许可以被人看成是一种个性,因为那时是“碑学”的天下,无论书家还是画家,也不论南方人还是北方客、新手或老者,他们偏好的大多是阳刚、拙朴的碑版体,即使是以效法帖系为主的书家,在挥毫时还是要融入些碑或金石的笔意(浙江美院的三位巨匠潘天寿、沙孟海、陆维钊是最好的例证)。这种“尚碑”的传统来源于清代中叶“朴学”的盛行。发现“碑”之美,以“碑”之雄强弥补“帖”之萎靡,成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来两个多世纪间中国书法家对于艺术史的最大贡献。“尚碑”的惯性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叶。我没有见过张德林先前书法的样式,但若没有眼下这股轰轰烈烈的所谓“新帖学”潮流,他的笔底的行书或草书多半会是质朴(甚至是拙朴)的碑意而不是雅致的帖味。因为,(据我观察)他的精神或性情里头,更多的是那种激越与豪情,就像他聚会上每每会秀出的诗朗诵,慷慨激昂,豪情满怀。当然,果真若此,张德林可能会生出另一种缺憾——笔下的线条下的精良与细腻比今天少许多。

   艺术史,某种意义上是一部精神的时尚的历史。所以,我们无法假设更不能强求。既然张德林与当下的许多人已经顺着时代的脉络走到了这一点,我们便只有站在一个中性的立场(起码笔者希望如此)来窥探他和他的创作。

张德林作品

   数十年的刻苦训练,使得张德林获得了一种超越常人的才能:真、行、草、隶、篆诸体皆擅,且大多达到相当的水准。

   “余学书三十余载,虽五体皆涉,然于草书尤其大草为最爱。凡历代草书名迹,尽习之。惟于张旭、怀素、黄庭坚诸帖用功最勤。法张旭以得其坚实、朴素、倔强之美;临怀素以得其圆劲、从容、飘逸、迅疾之美;习山谷以得其空灵、婀娜、屈曲、遒劲之美也。”(张德林《拟山谷大草跋》)此番表述,让我们看到,尽管张德林将晋人之法帖视为最高典范而潜心效法,但也决不排除对书法史上其他杰作、名迹的借鉴与学习。正因为如此,他的书法,除了我们异常熟悉的晋人面目外,还有汉人、唐人、宋人、甚至明人的笔意或造型。前者显现于他的行书和行草书,后者显现于隶书、楷书与草书。

   行书、草书(包括行草),大约是张德林自己最得意的两种书体。推测原因,似乎也极简单:在行书中,他将自己对毛笔的控制力发挥到了一个极佳的状态,即所谓得心应手。于是,魏晋人特有的隽永、闲适、幽雅与从容,便从他的每根线条、每个字里行间弥散出来。尽管其自谓“不斤斤于小处,而务求能与二王神会”(张德林《拟二王手札跋》),但对于技的注重是他获得这一切的首要条件。
   草书是张德林书写时最过瘾的书体,那些奔放的线条、自由的组合、参差错落的结构、张驰有度的节奏,分明是他自己生命的写照。在这里,张德林充分施展他转益多师、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能力。他将东晋二王父子,唐代孙过庭、张旭、怀素,宋代黄庭坚,明代祝允明、徐渭的草书或笔法或结体或章法有选择地加以融合,从而形成了两三种外表具有明显差异的草书样式,或偏向于晋人,或偏向于唐人,或是黄庭坚、祝允明或徐渭的结合体,以不同的技术手段营造的不同书法样式、产生不同的艺术氛围,以表达不同的心境与情绪。而其中,张德林最为得意的,是那类线条连绵缠绕、结字错落迭宕、章法行列穿插,洋洋洒洒的“满构图”式大草。这种草书,看去颇有几分惊心动魄。此大约也是张德林性情与状态最好的表达式。

   除了典雅、潇洒、酣畅,张德林还有静穆、朴质与内敛。这便是他的隶书和楷书。习隶,自然要以汉隶为宗,其平稳、坚实、沉着、开阔、朴茂是每一位后来者都应效法的。张德林深谙于此,故其笔下之隶书走平实、工稳一路,不求华丽、奇巧。然而,博观约取、兼容并蓄是他的一个长项。正因如此,他笔下的隶书,不会简单地停留在古人的样式上,而是以汉代人的创造为基点,将之前(秦或先秦)和之后(魏晋)的书法样式(如小篆、大篆、行书、楷书以及处于隶与篆、隶与楷之间的过渡性书体)中的某种用笔或结字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从而构成了自己的个性面目,寓变化于平实、寓灵动于静穆。不同凡响,令人回味。

   楷书,张德林主要取法于唐代颜真卿。按理,颜楷是一个过于世俗化的书体,一位希望有些作为的艺术家会对其心生恐惧,汲取其营养或借取作品中的某些元素尚可,但将其作为主要取法对象无异于自投罗网。但张德林竟然成功了,而且几乎是轻易而举!如果没有留意过他的楷书,可能会以为他会将颜家的“庙堂”改造、修饰得面目全非。事实是,他既保存了颜楷的纯正、开阔、厚重,又显现出他自己。张德林如何做到这一点?答案似乎简单得让人出乎意料:让本来肃穆严峻、神圣不可犯的“颜尚书”放松下来,让它拥有更多的空白、更多的俯仰与错落、更多的虚实对比,于是原本正襟危坐的颜楷有了更多的活泼气氛。这份活泼,自然不是来自颜真卿本人,而是张德林精神与性情的自然而巧妙的流露。

   “余近来尤喜赵孟頫书,其《寄民瞻十札》更是临之不愿释手。历来论其书者,众说不一,有谓其书具媚俗相也,持是论者,殊非深识书也。余以为,赵孟頫乃承传二王最杰出者也,其书中和之美,致其极也。今拟是通寄民瞻十札帖,虽用极生之皮纸,然余因临是帖久矣,有甚深之领悟,故写来畅意自如,似与老赵对话交流也,真乃纸不碍笔,笔不碍手,手遂心也。”(张德林《临赵孟頫手札跋》)
生命是一个过程,时而激荡,时而沉静。并且,对于多数人来讲,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曾经的激荡会被委婉的沉静所取代。

   今天的张德林,经历了许多人生的风雨,生活和观念中的许多东西已经改变,但他仍然慷慨、内心仍是充满激荡,下笔之时更是信心满满。因为他相信,凭着对艺术的虔诚和对艺术真谛的渴望,凭着成年累月、朝朝暮暮之间对传统不间断的研习、揣摩,凭着一颗永不封闭的博取和进取之心,自己会不断接近古人、把握真理。


   而接近古人、把握真理的过程,也就是张德林赢得自己、塑造自我的过程。

本文作者系中国国家画院教学部副主任,著名书画家,书画评论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