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冯博一:非展览空间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冯博一:非展览空间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2014-05-22 13:06 文章来源:颂雅风艺术月刊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上世纪90年代末,有许多半地下的实验性艺术展览都是在非展览空间做的,包括你策划的几个展览,为什么会在这个时期有这么多这种形式的展览出现?

官方对当代艺术,尤其是比较前卫的当代艺术一直都是压制的状态,这种现象的产生其实是整个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导致的;另一方面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空间能够展示,原来的这些所谓的美术馆,或者展览空间都是官方的,他们肯定不会同意展出这些前卫的艺术,而且那时候画廊还很少,那会儿还没有798艺术区,所以只能找这种所谓的替代空间。

非展览空间等于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那会儿我们在地下室、仓库做的展览还是挺多的。

是不是1989年“现代艺术大展”之后管得特别严?

其实一直都是这样,所以说中国当代艺术一直处于一种地下和半地下的状态,也没什么机会。没有发表的机会,也没有展览的机会,但是前卫艺术这一块一直都比较活跃,所以艺术家们就想各种各样的办法,比如在这种所谓的非展览空间来展览。据我了解,地下室、废旧的厂房、仓库都会被利用起来,我1998年做的“生存痕迹”那个展览,就是在一家仓库里面,而且那时候姚家园属于比较偏僻的地方,不像现在。

上世纪90年代有一些艺术家会在自己家里,做一些小型的交流性质的展览,您当时有关注到这一现象吗?

对,比如王友身、宋冬他们,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没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反过来看现在谁还在家里做展览。各种展览方式并存也构成了上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的一种生态,中国当代艺术也正是在这种非展览空间的环境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其实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方式,当然现在也有像工作室开放展,它也不是在真正意义上的展览空间,我觉得这是比较个案的方式,真正到后来有了展览机会,有了空间之后,在家做展览的现象基本上没了。艺术家本身还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公开展出,公开发表的。

 

 

 

1998年,你策划了“生存痕迹”,一个实验性很强的展览,当时是什么机缘策划了这样一个展览,包括后来在2000年还和艾未未一起策划了“不合作方式”。

90年代艺术家的创作都是跟个人的生存经验,生存方式,包括他们的生存记忆有关,我就抓住了这个点。而且那时候相对比较纯粹,这里的纯粹是指没太受到市场的影响,那会儿也没有形成像现在这样的艺术市场。当时我在美术家协会工作,个人很想做这方面的展览,正好有一个机会在姚家园就找了这么一个空间,就做了“生存痕迹”那个展览。

2000年的“不合作方式”就是另外一个概念了,2000年侯瀚如做了上海双年展,这个展览的举办意味着中国官方开始认可当代艺术,是具有标志性的一个展览,除了国内的艺术家,侯瀚如还邀请了一些国际上比较活跃的艺术名家,做了大概三四十个外围展,我和艾未未做了“不合作方式”。在苏州河边上的一个仓库里,另外还有一个画廊,就是几个空间凑在一起。

就这两个展览的主题来看,其实是和当时中国当代艺术所处的大环境相关的。

对,是密切相关的。

“生存痕迹”那个展览在策展方面是如何操作的呢?

当时我跟蔡青一块做的,蔡青是出资人并提供了空间。我作为策展人来写文章、挑选艺术家,基本上还是这样一个模式,大概选了10来个艺术家。

在这个展览上,有一部分作品是现成的,大部分是结合这个特殊的展览空间创作的。比如顾德新的作品就是就地取材,那个仓库旁边是一个屠宰场,他就在屠宰场买了200多公斤猪脑子、猪血完成自己的作品。像张永和当时是回到国内后第一次参加当代艺术展,他结合仓库的门做了一个装置作品。邱志杰还在现场挖了个坑,宋冬是利用仓库的厨房,做了一个积酸菜的作品。大家基本上都是充分利用了这个空间,有点就地创作、就地展示的意味。

这个展览是对公众开放的吗?

是公开的,因为那个地方特远,还租了一个中巴车在农业部门口接送前来看展的人。当时也没有经费,也没做什么宣传,而且当时的媒体对这种展览也不太感兴趣,来看展览的主要还是圈内的人,开幕当天人还挺多的,一共展出了一个月。当时这个展览的副标题叫内部交流展,其实也是怕被封了。

 

 

 

今天我们做展览的空间都比较类似,从策展的角度来说,会不会可发挥的余地反而变小了?

各有各的特点吧,在这种非展览空间、替代空间做展览其实还挺有意思的,而且当时这种现象跟国际上也是有一点偶然性的巧合,这种巧合是指当时欧美有一些展览就是反美术馆化的,故意在替代空间做,形成了这样一个趋势。而我们是在这种正儿八经的美术馆没法做,只好找这些替代空间来做。当然在画廊、美术馆它本身就是做展览的空间,从观众到宣传,都有它有利的地方,其实也不存在更多的限制。

今天做展览和2000年前后相比最大的不同在哪儿?

798艺术区刚成立的时候,我也做过一些展览,像东京画廊的开幕展“北京浮世绘”就是我做的,那是798第一个规模相对比较大的当代艺术展。后来我还做过“左手与右手——中、德当代艺术展”,就是在现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那个空间。其实当时自由度反而更大,比如我们在做“左手与右手”的时候,那个空间还是一个大厂房,没有装修过,我跟荣荣一人一半,巫鸿先生给荣荣和映里策划了一个叫“蜕”的双个展,然后我在另一半做“左手与右手”,我们当时租这个场地一个月总共才1万块,荣荣付一半,我付一半,中间砌了一堵墙,把这个空间分割了一下。那里头空间很大,又比较有特殊性,所以做得其实还挺爽的。现在我就是花10万也拿不下这样一个空间,做不起这么一个展览。我觉得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的自由度和可能性。现在798已经变成一个更具有商业性的、旅游性的地方,空间都没了。798的艺术机构多了,对于我们这种独立策展人而言真正要做的话反而更难了,尽管那个时候没有什么钱。这是我比较大的一个体会。

现在的限制不是说筹到钱就可以解决这么简单的问题。

对,受到各个方面尤其是艺术市场的宰制,我感觉反而是受到了限制。那会儿5000块钱一个月,当然它不提供其他的服务,都是大家一起来弄。比如当时“左手与右手”有曾梵志,他们都是自己租的车把画拉过来的,我当时跟他们说得很清楚,我没钱你们得自己想办法,他们都非常愿意参加,但是现在,我要跟他们说我要做一展览,你们自己负责运输,那绝对不可能。

主要还是展览的机会很少。

一个是少,再一个那个时候人还是比较单纯,比较具有乌托邦色彩,就是想展示作品,他们那会儿也都比较年轻,也没有现在名气这么大。

 

 

 

当时你作为策展人,你希望通过策划这些展览来表达什么?

我觉得不管是策展人,还是评论家,还是要介入到当代艺术这个系统中来,其实当时做展览也是比较理想主义的,就是想通过策划展览来实现自己的想法,或者说把自己对当代艺术的一些判断、思考通过展览的这种方式实施出来。我一直觉得,当代艺术这个系统是由各个环节构成的,艺术家创作是一块,策展人评论家应该也是一块,包括后来的画廊、拍卖、美术馆一同建构了这么一个链条。

今天当各个环节都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大家在做各种工作的时候会有一种惯性在里头,在这种日常的工作中如何去打破这种惯性,给这个生态带来一些活力呢?你可以从策展的角度来谈一下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提得挺有意思的,艺术在不断的变化,会慢慢形成一个所谓的模式,比如现在很多艺术家都愿意到美术馆做展览,这实际上就是形成了一个趋势。但是当代艺术,或者说艺术本身的自由和独立其实强调是实验性、探索性、批判性,更多时候需要反这种模式化的东西,不能够按照一种惯性的和固有的模式做下去。那么就希望能够有一些不同的,比较特殊的展览方式和展览主题,我作为策展人,也跟很多机构合作,我觉得首先你得要顺应社会以及文化的变化,但是有一个前提是你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这是你的立场和态度。或者说我更愿意以一种跟这个潮流相逆反的方式做展览。这也是前卫艺术最基本的一个东西,即探索性和批判性。

就是跟着这个潮流发展的同时,应当有一些反潮流的一些东西提出来。

对,就像我们有时候说艺术家作品一旦风格化了,就变得比较僵化了。其实更多时候是需要不断的变化,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尝试的。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