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洋,《弗洛伊德,鱼和蝴蝶》。展于香港巴塞尔“光映现场”专区。
□朱绍杰
对于不少当代艺术家而言,不涉猎影像或多媒体方面的创作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艺术履历黯淡无光。这在视觉主导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年轻艺术家中更是如此。然而,什么人在关注他们的工作?
香港巴塞尔推广影像艺术
作为推广当代影像艺术的重要举措,上周结束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延续欧洲与北美的经验,与香港艺术中心合作,首次推出“光映现场”专区。专区由北京策展人李振华策展,推出了41位艺术家的49件作品。
在展会开幕的第二日,北京艺术家黄然的装置作品《Mute》(2014年)便以3万美元的价格销售给了一位亚洲藏家。4月,黄然凭《对荣耀的管理》入围第67届戛纳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
在拍卖场上,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推出的40余件当代影像“尤伦斯收藏”专题中的37件拍品,涉及了中国当代影像20年来的发展线索。据悉,32件拍品超过最高估价成交,宋冬的《印水》、王庆松的《跟我学》成交价均在百万港元以上,成交额超过估价数倍乃至几十倍的也不在少数。
但有分析指出,这并不意味着当代影像市场会成为市场下一个高地。对比前几年的市场成交额,今年的当代影像的美好更多只体现在成交率方面,有限的买家群体和不成熟的收藏环境依旧会是牵制当代影像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收藏价格不够下一轮创作
相对于普遍受欢迎的油画、国画等传统介质的作品而言,装置和影像作品在国内并没有普遍地受到欢迎。李振华曾对媒体表示,“很难改变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物质化的看法。尤其在中国,主要的机构和收藏家们仍然只关注绘画和雕塑。”
以影像作品闻名的台湾当代艺术家陈界仁曾告诉笔者,他的作品收藏价格有时还不够开展下一轮创作的需要。与传统介质的艺术作品相比,采用新媒体方式创作的影像作品较难得到收藏家的青睐,不仅被收藏的概率很小,成交价格往往也很低。
事实上,这一现象不仅出现在中国。有画廊从业者表示,“欧美专门收藏影像艺术的藏家两只手都数得过来。”
艺术机构是收藏主力
在中国,影像艺术已经有20多年历史。最早关注和收藏中国影像艺术的,却是海外艺术机构。1998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就为张培力做了个展,播放该馆之前收藏的张的作品《进食》。
十多年来,推动影像艺术收藏和研究的一直是艺术机构,而非私人藏家。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香港M+视觉艺术博物馆的团队成员对于影像艺术特别重视,该馆近来就收藏了杨福东的电影装置《竹林七贤》。
M+行政总监李立伟说,将来博物馆会有多个影院和录像室,而这些影像作品也会穿插出现在展厅之中。目前馆方还有计划在博物馆建筑外墙上安装一个80米高的LED装置来放映录像作品。而在5月15日的发布会上,李立伟透露,该馆将在下月公布影像策展人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