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不深刻的艺术与深刻的问题

不深刻的艺术与深刻的问题

2014-08-08 10:08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邱妍

2008年起,何香凝美术馆发起“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从不同角度去发现两岸四地的文化差异与联系。从2008年的“出境”、2010年的“蝴蝶效应”、2011年的“1+1”、2012年的“四不像”,2013年的“交叉口·异空间”,到今年的“因地制宜”,每一届都有值得探讨的话题,让各地艺术家和策展人的思维交叉碰撞,表现出文化差异问题的症结。

展览让参展艺术家根据对两岸四地不同历史、记忆、现实的认知、判断,甚至想象,进行“就地创作、就地展示”。从澳门首展开始,依据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和感受,不断扩展、演绎各自的参展作品,以使作品既具有一条基本思路与脉络主线,又携带有对四地不同痕迹与呈现。作品在香港最后一站时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

同一个中国,不同的认知。每位艺术家都带着各自居住地的鲜明属性去了解另外三地。整个艺术创作似乎是参与者在寻找一个中国人完整身份的过程。一边创作,一边拓宽对中国的认知。

香港艺术家林欣杰背着几个感应器在四座城市中游走,感应器记录了他脚步的快慢频率。在高楼林立的街区他会走得很快,感应器的数据也就会紧密而凌乱。反之,在视野开阔的郊区,他会放慢脚步去欣赏,数据也随之平缓。他完成行走考察后,这些数据被制作成程序作用于一把刻刀,刻刀划过陶土,在上面留下或紧密或平缓的痕迹,呈现出城市行走的考察记录。利用数据表现的还有香港艺术家李天伦,他在四地收集城市声音,把声波的高低频率转化成四地地图,体现四地的城市状况。

展览一如既往地强调了作品种类的多样性和形式的丰富程度,但有些作品中蕴含的思考相对简单。陈蔚的《一支难以忘怀的歌》是她自2011年开始创作的集合装置作品《拾荒者笔记》系列的延续。她收集和捡拾各类老物品作为素材创作,但这些被捡到的物品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代表当地特质?马永峰的《分离的海洋》,是在经过特殊防水处理的纸箱中,倒入展览地的海水。如此刻意表现两岸四地的关系,似乎有些牵强。

因地制宜的话题与创作方式,是六届展览里最特别而有趣的一次,所有艺术家的作品每经一站,要么修改,要么重做。然而,参展艺术家的表现并没有达到策展人期待的高度。“作为艺术家,应该有更独特的角度,超越一般人的认知。”冯博一流露出些许失望。

艺术家表现得不够深刻,却也正反映出展览想要呈现的问题。在谈论各自作品时,不止一位艺术家说到,自己作品的基础是自己最熟悉的居住地,而在这次艺术项目执行时,才不得不比以往更深入地观察和接触其他三地的当地文化。正是因为不熟悉、不懂得,才导致了作品表现力不够深刻。这反映的正是两岸四地的人不够了解彼此。

事实上,对于延续了六届的“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艺术作品本身向来不是最大看点。作品最终呈现出的状态和问题才最大地诠释了展览主题。

激发、呈现是“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所运用的方式。用一系列主题拓展的概念来影响人们对两岸四地问题的思考,并引发更多人的关注,打开越来越多的话题禁区,创造了交流的更大可能性。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