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贾又福忆恩师李可染

贾又福忆恩师李可染

2014-08-11 10:32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近年来贾又福潜心于创作,很少外出参加各种活动,也不接受媒体的采访,听闻是为了拍摄李可染的传记片才欣然应允。而当《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总制片人杨京岛,美术篇总导演赵伟东携《百年巨匠》摄制组一行,前往北京北郊的贾又福寓所采访拍摄时,贾又福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个人的事不谈,我感受到的,就是可染老师对我们像幼苗一样地栽培,没有老师就没有我,我的现在就是老师培养出来的。”

贾又福谈起他心目中的李可染说:“我印象中的可染老师,非常有韧性,但是柔能克刚。我从来没有见过他发火,对学生都是启发和引导,而不是否定和打击,更不泼冷水。他有坚定的意志,如同他讲的,‘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他执着于目标,心无旁骛,就是把艺术作为自己的生命。”

196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的贾又福,最大的收获是从李可染先生身上获得的教益。“那时的教学是非常认真、非常严格的,老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学生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认真记下来,可以说得到了真传。所谓真传,是真正知道老师是怎么对待艺术,怎么完成作品的。”

当时李可染主要是教山水课,因为身体原因基本上没有什么课程了,但还会不时给学生做做示范讲讲课。贾又福谈起了他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有一次李可染先生在隔壁班上课做示范,我们偷偷地跑过去看。到课间操休息的时候,学生们都出去自由活动了,可染老师仍然留在教室里一个人画画。课间休息结束同学们回来的时候,他还在那里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画。那是一张很小的画,他越画越深入,越画越丰富,直到满意为止。老师在画画,学生却出去玩,现在想一想我非常惭愧和自责。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那么严格、认真,我们受的影响,就是画画不可以潦草,不可以草率对待,我终生难忘。”

 

 

上学期间的贾又福,因为勤奋好学,受到李可染先生厚爱,从而有机会经常去家里接受指导。在他收藏的李可染作品中,有一张特别值得纪念的,就是当年李可染在家里为他讲解示范的小品,贾又福讲述了这张画的来历。“1964年元月快放寒假的时候,我带着一卷作业去可染老师家,老师非常认真地把每一张画铺平了慢慢看,一张一张地讲。讲完以后,有一张包画的宣纸。老师就取过那张宣纸抚平了开始画。下笔先画的是牛角,然后画前额、下颚、眼睛、背、腿,画完了一头牛,又画了一个牧童牵着牛。画完后,老师说,送你这张画,好好学习。可染老师对我这个农村出来的穷孩子的培育,这种鼓励的力量是巨大的。”

李可染对学生勤加指点,循循善诱。“每一次老师的谈话,我都非常认真地听,老师中间休息一下,或喝水的时候,我就看他的画,不敢乱说。”贾又福回忆,“可染老师说,一个人对老师要尊重,才能接受他的思想,昧师是最可耻的。齐白石、黄宾虹都是可染先生的老师,可染老师就告诉我,这些先生讲话时,他也是从来不说话,只是耐心地听,不乱接话。”

贾又福回忆,当时李可染几次给他们讲《庄子》里痀偻承蜩的故事,“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这几句话,也让他铭记至今。“在学习山水画的这片方寸之地上,我现在70多岁了也是战战兢兢不逾矩,而不敢讲随心所欲不逾矩,也从来没有随心所欲过。这几十年,画画就一丝不苟,不敢随便画几笔应付,各种笔会我也一次没有参加过,这都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

贾又福介绍,李可染对反传统的提法非常反感,“李可染先生说,不要传统、不要生活等于零。一个是传统,一个是生活,这两本书要读透,要下笨功夫,大天才也要下笨功夫。可染先生为什么对自己的作品那么认真严肃,我个人理解,他是把他的艺术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环,一个链条看待的。作品不是为自己高兴或送给谁看的,而是为历史画的,是给历史留下的文化链条中的一环,可染先生是把自己的责任感放到历史中去衡量的。”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