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范迪安:公众还没养成去美术馆的习惯

范迪安:公众还没养成去美术馆的习惯

2014-09-05 10:14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一下午的采访,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范迪安几次说到美术馆的展览,“你们没去看看展览?”,“我们的展览还是挺好看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发展提到战略高度,这对美术界有什么具体影响?范迪安认为,六中全会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提出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惠民,让他最有感受。前者讲的是艺术生产、创作生产,后者讲的是让人民共享文化艺术成果,两者实际上相辅相成。

近年美术创作生产前所未有地活跃。宽松的外部环境,宽阔的创作自由度,社会变革的丰富现实,为艺术家提供最好的创作动力。所谓“活跃”,一方面体现在量上,一方面体现在创作的宽阔度上,你可以做主题性创作,去画历史画,你也可以去表现现实中的身边的小事,大弦小调都可以。一个民族的艺术创造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

现在遇到文化审美需求的高潮期。范迪安认为,文化消费有很多种,有一种是与培养和丰富自己的审美情趣有关系的消费需求。他觉得现在老百姓是有这个需求的。

范迪安称,中央美院老院长靳尚谊说过,美术馆是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标志。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美术馆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美术馆通常叫艺术类博物馆。美术馆浓缩了一个国家在艺术创作上的精华,是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产物,一个民族文明历史的视觉呈现。1793年,卢浮宫的王室收藏变成公众共享,那边废除国王制,这边向民众打开大门,它很有象征意义。我们到一个国家去,想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看艺术博物馆。

美术馆能够及时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关键是能够形成丰富的馆藏,能够变成固定的陈列来反映一个地区美术的发展状况,让人们在审美文化上有一个去处。

这些年,全国美术馆事业发展活跃。如浙江、江苏都建了新馆,许多省市如山东、福建也将建馆,除公立美术馆外,还出现许多民营美术馆。可以高兴地说,现在迎来了美术馆的时代。

范迪安表示,2011年美术馆的参观人次超过100万,比上年增加了30多万。而且免费后,家庭观众增多。以往,比较多的还是专业观众和美术爱好者。以前人们爱把美术馆当成一个景点,去过一次就不去了。免费开放后家庭观众和年轻观众多了,观众结构发生变化。但美术馆还处在观众培育期,公众还没养成去美术馆的习惯,这与西方还有差距。所以我们要提高综合服务,要导览,要让艺术家跟公众见面,这也是美术馆和其他展览场地的区别。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