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良蝶恋花
当我曾经的初中美术教师、画家朱高坤先生将一幅工笔人物画展示在我面前时,习习古风给了我特有的视觉冲击力。可不是?画中红楼仕女造型生动,色彩绚丽,且用线飘逸,其超脱、其文静、其阴柔、其典雅跃然纸上。我知道,把人画得漂亮并不难,难在画出人的内心世界、精神气度。这幅仕女图活画出仕女的眼睛,那深情的一瞥,有如洞穿世事般的魅力,使之美而不媚,充满智慧。
尔后,当我知晓这是朱高坤先生的弟子、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上虞舜杰书画院院长范明良的画作时,我惊诧了。因为我知道,画工笔画,须有定力——这对于一个年轻人意味着什么,是毋庸赘言的。何况,画作又这般见功力,想必他是如何的苦心孤诣了。
1994年,范明良考取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北京分校大专班,并有幸师从该校教授、著名工笔人物画家任率英之子任梦龙以及李克教授学习工笔人物画,后又师从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高沛明、申伟及齐白石弟子焦可群、刘大海等学习花鸟画。毕业后,他又就读该校研修班,师从北京工笔花鸟画家姚士英学习现代工笔画,至此范明良始确立工笔人物、花鸟画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范明良春燕图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理论与技法后,范明良又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探索。工笔人物画方面,他从京津派的黄均、刘凌沧、任率英、王叔晖入手,临摹了他们大量的作品,又上追到唐宋并根据晏少翔、刘凌沧等所发表的摹古技法,临摹了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张萱的《虢国夫人出游图》、《捣练图》及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宋代《八十七神仙卷》、《五马图》等名画,接着下探到明清学习陈老莲、费晓楼等名家的画作。由此,基本确立了构图严谨、色彩对比明快、线条讲究力度及韵味的基本风格。花鸟方面,他从南陈(陈之佛)北于(于非闇)入手,系统地学习陈先生双勾淡彩、积水冲粉法,以及于先生的双勾重彩、写生诸法,继而上溯宋元等名画,临习了黄筌的《珍禽图》、道君皇帝的《写生珍禽图》等名画,及至明清的林良、吕纪、任伯年等名家都有所涉猎。
纵观范明良的创作,他不但没有远离博大精深的传统精神,而是更加丰富了传统语言的神韵。观赏他的工笔人物画作品《箜篌图》,一个女子双膝跪毯,傍于蕉石,抚琴怀古,凝神静思,真可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画而酿就的高古之气,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观赏他的工笔花鸟画《蝶恋花》,用线精致,设色清丽,但见牡丹花开,但闻清香四溢,花与叶的精细晕染烘托出静谧素雅的艺术气氛。彩蝶翩翩而至,给画面带来了生命的活力,也因此而形成了动与静的对比与互补,范明良的画让人想到了美的永恒瞬息。而为了艺术技法间的相互融通,以求新的面貌、新的境界,范明良又开始了写意画方面的学习尝试。他既从半工半写的海派人物入手,希望能在写意人物方面有所长进;又系统学习近现代名家如王雪涛、陆抑非、唐云等人物、花鸟画的没骨法及小写意技法。而为了给工笔人物画、花鸟画配景,且能够与之相协调,使珠联璧合,他又注重山水画方面的学习,尤其注重传统山水画的学习,例如清“四王”、陈少梅、黄秋园等。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范明良纵观古今,择其精华,法其上品,用之有由,因之而连连出露头面。1996年函大毕业后,由该校校长、北京著名书法家许静介绍作为首批会员加入新创建的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同年又由李克教授推荐加入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其画作由国家博物馆画廊销售。2005年,工笔画作品《折梅图》被中国书画收藏院收藏并编入该院出版的大型图书《当代书画收藏精品荐览》一书;工笔画作品《罗汉图》被西部书画院收藏,同时被聘为该院特聘画师;工笔画作品《东山隐居图》被香港国际书画院收藏,并在该院的香港书画网开设专版介绍。至2008年已有百余幅作品被京、津、沪、江苏、山东、四川、广东等地藏家收藏,并被华厦艺术网、中国书画销售中心、国画家网、新浪网等作专版推介。《中国收藏》、《中国画家》、《中国书画报》等报刊,也先后推介其工笔作品。(赵畅)
(责任编辑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