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盛行于天下的今天,没有几个人会守住自己的心灵,细读细品网上的作品,多是一目十行地浏览。泛泛的网上浏览,让大多数人,不再过问网站牌子的大小,多是以知识的广泛性,深刻性、趣味性为追踪目标。如果不具备这些特点,不管它是多么大的牌子,读者均会对它一闪而过,这是网络阅读,赋予每位读者选择上的自由。
在众多的网站中,我特别钟情于《人民美术网》,钟情的原因,一是网站内容深刻、新颖、海量,具学术味,耐咀嚼,再是学术主持李德哲知识、与品格有魅力,你一旦了解他一点点,你就有走近他的向往。
我不认识李德哲先生,只是冒昧地走进他的博客,发过几条短信。在他的博客里,拜读过他的美术、书法和诗作。他学术方面的扎实、厚重,艺术方面的博学、精湛,尤其是他的水墨画和诗作,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一如才华横溢的王勃、贾岛再生,二如徐志摩、徐悲鸿的旷世英才还魂。我没有想到,在如此浮躁的年代,一位刚过而立之年的人,竟能站在优越的位置上,于众人喝彩中,以清醒而冷静的目光,看待自己的艺术事业,距浮华而潜心,远浮躁而钟情,一心一意,不畏劳苦地在艺术的海洋里畅游、深潜!这是一位学者成大器所必备的内在品格。
因我的心中有了李德哲这个人,所以,就打心底喜欢上了《人民美术网》,一打开电脑首先做的一件事是,看一下《人民美术网》,看新增的资讯,看新添的名家,观书画市场潮汐,听学术洪流涛声……久而久之,我就像每天需要喝一包鲜牛奶一样,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多忙,多累,都要抽空认认真真地浏览一下《人民美术网》。《人民美术网》,不仅让我记下了许多当代著名艺术家的名字,诸如李宝林、杨晓阳、李人毅、范扬、何水法等,这些艺术家,不管他们真实的名气有多大,可在我浏览《人民美术网》之前,确确实实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在《人民美术网》上,我不仅记下了他们的名字,也了解到他们的画风,成就。同时,也吸收了诸多营养,心底受到诸多震撼,心潮有过无数次激荡。尤其是资讯、学术、综艺这三个栏目,给我的感觉是:既通览全球,又窥察世界的角角落落;既注意到知识的广泛性,又注意到网络宣传的导向性。比如资讯栏目中:英国艺术家用糖块做雕塑建造泰特美术馆造型,农民家翻出40张清代地契;法国15位知名女性将拍卖“眼神”自画像,以筹善款,安徽黟县发现百年前彩绘壁画,将申报国家非遗;第41届艺术巴塞尔即将拉开帷幕,海南大型民间收藏精品展,彰显琼岛本土文化等。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以上一中一外的对比中,我们不难想到《人民美术网》,张开的是一双什么样的眼睛,射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目光。
学术栏目内容不仅彰显着知识性,更承载着前卫性,其深邃程度,让人举目可见。我们不妨采用同样的办法,选取几个小题目,对此略加证明。如:叶朗,精神境界与审美人生。工笔画:应以写精神为灵魂,重新认识前卫概念,中国当代艺术的旋进。包豪斯情结:789的现代主义执着,浅谈热带物质油画主题创作的时代精神等。这些文章的内容,不仅反映凸现着美学家的审美趋向,同时也反映着哲学家的精神取向和质的涵盖。其目标,已直挞那些纯有形式而无实质的仿艺术和伪艺术。
综艺栏目,更让我惊奇,随便截取一段信息,就可以看到网站的心脏将发出怎样的律动。如:80后蜂拥办杂志——有炒作嫌疑,新《红楼》如一根大刺卡观众喉咙,梁思成、林微因珍藏展周六在沪开幕,曾冬《唐诗素描》出版,新版《红楼》黛玉“痴肥”被批掉下脸来先着地,一批老字号小吃黯然撤离前门,广电总局发言人:“凤姐”这种低俗文化应叫停,写背景为父爱,而非为入教材等。仅从这些文章的标题上,我们就不难看出,网站不仅关注着时弊,更多地关注着文化艺术的质量。而肩起的时代责任,就更是不言而喻。
在《人民美术网》上阅读,你永远会感到,这既是一个学者主持的网站,又是一个硕大无比的艺术界大花园。它的无边无际,它的富饶、美丽,它的温馨、亲和,会永远陪伴着你,让你在一种快乐的收获中享受着,并一次又一次的潜入,心甘情愿。
张克鹏艺术简介
张克鹏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当代活跃作家,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作协、省文学院与新浪网签约作家,新乡市文化局专业作家兼编剧、书法家兼南京《艺海潮书画院》副院长。文学作品:长篇小说《欲望狂热》《吐玉滩》、《本是同根》、《热泪》;电视连续剧剧本《穷乡有龙孙》;广播连续剧《太行赤子》;中、短篇小说及报告文学集,共300余万字。中国作协、省作协分别在北京、郑州举办“张克鹏长篇小说《吐玉滩》研讨会;《人民日报》发表著名文学评论家曾镇南的评论文章《一部耐人寻味的长篇力作》(读张克鹏的长篇小说《吐玉滩》)。文艺报、文学报、文学自由谈、名作欣赏、当代文坛、文艺争鸣、青年文学家、理论导刊等多家报刊评论其作品。多部著作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长篇小说《吐玉滩》被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播出;长篇小说《本是同根》《热泪》登《中国作家网》好书推荐榜,《本是同根》被《中国作家网》连载。书法作品:获河南省新建六市书画大赛一等奖,春天的故事”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第七届王昭君书画大赛特别奖,国家林业局全国书画大赛优秀奖,团中央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优秀奖,第六届“四方杯”国际书画大赛金奖,全国首届企业家书画大赛一等奖,全国诗、书、画大赛三等奖,上海博物院、河南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均有收藏。出版《张克鹏墨迹》一部,《书法导报》精英出场栏目重点推荐。《书法导报社》,在河南省文联大楼展厅举办“太行墨夫.青年作家.书法家张克鹏书法作品展”。河北《当代书画》2009年第8期《艺海百家》栏目、2010年第1期《人物》栏目两次推荐。《书画艺术》杂志,《人民美术》报封面,入编山东省王舍人镇《全国名家书画邀请展作品集》《人民美术网上建人民美术馆》《人民美术网.当代名家》《大中华书画网.当代名家栏目》、中华书画名人网、书艺公社等30余家书画专业网站,均有介绍。其艺术观点:从文化的内含中理解书法,从神韵、墨韵中体味书法。
(责任编辑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