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雕塑 > 雕塑“孺子牛”:深圳精神象征

雕塑“孺子牛”:深圳精神象征

2010-08-18 15:54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孺子牛”雕塑

 

   走过深南大道,在深圳市委大院门前,人们可以见到一座叫“孺子牛”的雕塑,也有人叫它“拓荒牛”。这座雕塑,自1984年7月27日落成,在这里静静保持着埋头苦干的形象已有26年的历史。

   这是一座重4吨、长5.6米、高2米、基座高1.2米、以花岗石磨光石片为底座的大型铜雕。底座之上,一头开荒牛全身紧绷,呈现出具有张力的肌肉线条,牛头抵向地面,四腿用力后蹬,牛身呈竭尽全力的负重状。牛身后拉起的是一堆丑陋的腐朽树根。整头牛的造型鲜明地体现出埋头苦干、奋力向前的孺子牛精神,同时轮廓和线条又极富动感和美感。

   这是深圳最早的城市雕塑之一,它凝聚了早期深圳人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奋力耕耘、不断前进的精神。雕塑取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之意,定名为“孺子牛”,这件作品由著名雕塑家潘鹤创作,落成之初就受到全国关注,并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

   1984年12月,邓颖超同志来到深圳,看到“孺子牛”雕塑后,非常高兴地在铜雕前留影。在一次会议前,邓大姐又专门把参加会议的同志召集到“孺子牛”面前合影。她说,深圳的干部向群众宣布自己是“孺子牛”,这种思想境界很高,希望全国的党员干部都能以“俯首甘为孺子牛”为座右铭。从此,这座雕塑成为深圳精神乃至改革开放精神的世纪象征。

   对于“孺子牛”雕塑的深刻内涵和丰富意蕴,原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曾有过专门的精辟诠释。在《牛可度——厉有为牛品收藏精粹》一书的自序中,多年喜爱收藏木牛、玉牛等牛品的厉有为谈到:我到深圳工作后,对牛的喜欢进一步上升为孺子牛精神,办公楼前潘鹤先生创作的《孺子牛》雕塑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就是孺子牛精神的体现,这是深圳巨大的精神财富,在这一精神财富的作用下,深圳的物质财富充分涌流。是拓荒牛们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创造了深圳奇迹;是拓荒牛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河;是拓荒牛们的开拓创新精神和良好运行机制,推动了深圳的高科技产业迅猛崛起;也是拓荒牛们的奉献付出,换来了深圳广大民众的美好生活。这是拓荒牛精神的正当归宿。

   “孺子牛”雕塑落成后,慕名前来参观的外地干部和市民群众络绎不绝,但由于“孺子牛”立在市委市政府大院内,参观并不方便。为此,不少市民极力呼吁把它迁出大院,让更多的老百姓能时常看到这座寓意深刻的雕塑,感受特区精神的力量。1999年,深圳市委常委会通过决定,将“孺子牛”铜雕整体迁到了外大门口的花坛上。同时,办公大院围墙后退10米,为深圳老百姓再献出一块绿地。

 

(实习编辑薛冰)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