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人”是满族民俗剪纸的俗称。满族的祖先肃慎人,又称息慎、稷慎(《山海经》),是东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满族嬷嬷人”剪纸起源于原始母系社会,是由满族人祭奉祖先之物“嬷嬷人儿”演变而来。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满族先民狩猎于长白山脉,穴居于地下,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所产生的灾难无法驾驭,便凭借幻想认为世上一切物质都和人一样有生命和灵魂,具有知觉、感情和意志,从而产生了屈从、祈求、敬畏和感激,形成了动物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也有了祭祀的活动和人与神沟通的中介——萨满和祭祀品剪纸。“珊蛮者,女真语巫奴也,以其变通如神。”(宋《三朝北盟会编》)。传说原始母系氏族社会里,第一位女萨满“他拉伊罕嬷嬷”就用鹿皮剪嬷嬷神偶祭祀。当时满族民俗剪纸主要用桦树皮、鱼皮等材料,用铁剪和猎刀剪划而成,其造型粗犷古拙,可站可立。
“满族嬷嬷人”剪纸依靠大自然,就地取材。长白山、松花江富饶的资源为满族民俗剪纸加工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材料。树叶、桦树皮、鱼皮、兽皮等为天然质材,而这些质材的天然纹理为满族嬷嬷人剪纸作品增添了美感。满族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发了原始的木、皮等,剪出美丽的人与物,为生活增加了色彩。“满族嬷嬷人”剪纸注重实用,古朴自然,呈现着原生态风情,有着白山松水的厚重。没有太高的技巧,一般人都能从事,不需要精细加工,只要好看耐用,这与满族人实在的性格、注重现实有关。早在金代,女真人的各种服饰、鞋帽、箱柜、窗户等生活用品,尤其是女人的衣服描龙画凤,镶花边牙子,就已经离不开剪花样子了。
明清时期,又增加了一些地方性的习俗,内容异常丰富。据史料记载:“过新年,剪春牛,窗花门签处处同。剪鸡虎,守门户,镇宅除旧迎新春。元宵节,赛花灯,挂上灯笼扎富根。填仓节,贴剪纸,风调雨顺好兆头。二月二,龙抬头,剪个葫芦除五毒。清明节,摆剪纸,扫墓祭祖有孝心。端午节,午端明,剪纸送瘟好吉祥。七月七,剪织女,传艺乞巧在民间。中秋节,祭明月,团花剪纸合家欢。九月九,剪孝子,养老送终是本分。布新房,有喜花,子子孙孙有根根。盼喜雨,剪天妇,倾盆大雨灌庄田。大寿日,献寿星,五福捧寿不老松。过满月,备佳肴,莲花鲤鱼年年有。串亲戚,带礼花,白馍红纸糕饼花。剪纸虎,戴虎帽,长大成人龙虎貌。”
“满族嬷嬷人”剪纸为后人留下了吉林满族历史的缩影,为满族文化遗产留下了佐证依据,为研究吉林的满族美术、民间工艺品留下了有一定意义的实物,这对于挖掘、抢救、保护、传承满族文化遗产有一定的科学价值。要传承研发满族民俗剪纸艺术,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笔者有如下建议:
招商引资,把满族民俗剪纸推向国内外市场。吉林是满族发祥地之一,这是地理的品牌;独特的吉林满族民俗剪纸是产品品牌。利用这两个得天独厚的品牌招商引资,推向国内外市场,既保护和传承了满族民间工艺,又为吉林制造了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还能安排大量从业人员。
建立满族民俗剪纸馆,打造吉林独特的人文景观。满族民俗剪纸有它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并有耳提面命的传统技巧。建立独一无二的满族民俗剪纸馆,展示制作程序和品类,宣传销售推广应用满族民俗剪纸品,打造吉林特色旅游用品名牌。
对满族民俗剪纸进行包装,开发新产品。满族民俗剪纸走向市场需要再次整合,进行装饰性包装和语言性包装。剪纸可与悠车、弓箭、大烟袋、旗袍、坤帽、坎肩、布枕、绣花鞋、腰带等满族用品相结合,成为装饰品。同时还要进行专门的文化包装,出版吉林乌拉满族民俗剪纸系列丛书,开发框装、本装、挂轴及贺年片、电话卡、商品包装、首日封等剪纸,说明其文化内涵和寓意,使人们真正意识到满族民俗剪纸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欣赏价值,从而引起重视,主动收藏。这样,才能使满族剪纸形成独特的市场和关东品牌效应。
调动满族民间剪纸艺人的积极性,营造和谐、宽松、积极向上的创作环境。关东人杰地灵,出现了很多优秀人才和作品,有的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但目前外流的现象很严重,有的人才和作品给外省带来很高的效益,这其中有很多的因素。望有关部门调整思路,真正认识到“藏艺于民”,为满族民间艺人搭桥建平台,宣传扶持他们,公平公正地帮助他们解决社会地位和创作资金来源问题,使其安下心来,更好地传承满族民间工艺,保留住关东的“根”。(李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