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杂项 > (多图)华夏图腾龙文化概览

(多图)华夏图腾龙文化概览

2012-07-10 08:14 文章来源: 《收藏》杂志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1987年河南濮阳仰韶文化墓出土的龙虎形蚌塑。1987年河南濮阳仰韶文化墓出土的龙虎形蚌塑。

 

 

 
 
汉代龙纹瓦当汉代龙纹瓦当
 
 
 
    五代吴越西湖出土铜龙浙江省博藏。五代吴越西湖出土铜龙浙江省博藏。

本刊·耕生

龙年即至,公历2012年在中国农历纪年中为壬辰年。龙年是中国人极为喜爱的年份。很多家庭希望在龙年能添子增孙,足见国人对龙的特殊情感。

 

 

自古以来,龙乃中华民族崇拜的神异灵物之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又是吉祥的象征。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可见龙并非现实生活及自然界中具体的动物形象,而是一个集合了多种动物的灵性与特长于一身的“神异动物”,在古人对动物的分类中被视为“鳞虫”类之长。

龙在传统文化中是个耐人寻味的象征物,古人对待龙的心理比较复杂,龙文化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龙作为华夏传说中的神灵之一,人们对之又敬又畏。尤其在唐宋以后,龙逐渐成为封建皇权的象征,皇帝都喜欢以“真龙天子”自居,皇家的建筑、旗帜、甲胄、舆服、日用器具上都绘满了龙纹。而普通人是不能僭用的,人们只能在节令中以划龙舟、舞龙灯之类的戏龙方式与龙亲密接触。中国人多以龙为自己的民族图腾,龙纹也成了显示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涉及龙的文物与藏品是收藏爱好者喜闻乐见的收藏对象。

龙之起源

龙文化在华夏大地兴起久远,对龙的解析被视作华夏传统文化最深邃的文化解码之一。

华夏文化中,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辽宁查海遗址是兴隆洼文化类型的重要聚落遗址,1982年在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色拉乡查海村西五里泉水沟北坡的向阳台地上,发现了迄今最早的龙崇拜实物。

考古工作者在对遗址进行发掘的过程中,发现遗址中部的石脉上有一条西南至东北走向的龙形堆石,所用质料与石脉相同,由大小均匀的红褐色花岗岩块摆塑而成,长约20米,可分辨出头、尾,还隐约可见腿和足部。龙头朝西南,龙尾朝东北,龙头、龙身处石块的堆摆尤为厚密。龙昂首张口,弯身弓背,尾部若隐若现,给人巨龙腾飞之感。在查海遗址房址中,还在两块陶器残片上发现了浮雕形龙。两块陶器残片为查海遗址中多见的夹砂褐陶,外表红褐色,内里黑褐色,龙形浮雕于陶器的外表,一为龙的尾部,向上蜷曲,一为盘蜷的龙身。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体宽而平,体上压印成排的月牙状窝点,共4排,已具龙鳞纹特征。

用摆塑方法做成龙造型,也见于河南省“濮阳龙”和湖北省“黄梅龙”,时代都在距今6000年前。可见,摆塑龙是早期龙崇拜的一种普遍形式。

濮阳龙系指1987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45号墓发现的蚌塑龙虎,碳14测定墓葬年代在距今6500年前左右。据考证,这处蚌塑龙虎与中国传统天文学中的四象有密切的联系。黄梅龙为黄梅县白湖乡张城村焦墩遗址发现的用卵石摆塑的一条巨龙。

 

 

关于龙的起源,一般认为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闻一多先生研究指出:蛇氏族兼并别的氏族以后,“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氏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liè)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而成为后来的龙。

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时辰和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青龙(图2)、白虎、朱雀、玄武并称“四瑞”,也代表中国古代天文和地理方位上的四象。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龙与印度佛教中龙王的形象逐渐合并,在中国的佛教和道教文化中龙都是重要神灵。随着龙神的逐步民俗化,又有四海龙王之说,龙被视作主管降雨之神,被民间广泛崇拜。  

龙生九子

多变的龙形象

对于龙的形象,古籍记述多不统一。一说其躯体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由于龙的传统造型多样,龙形多变,古人对其命名也很多,因此也有了“龙生九子”之说。

“龙生九子”的说法大抵盛行于明代。在明代,人们汇集了明以前各种文献中的多种怪异的兽形而演化为龙,将其塑造在建筑、器物上,除用作装饰纹样外,还让其“各司一职”,孕育吉祥,免祸消灾。

相传明孝宗时,一次早朝,问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朕闻龙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东阳仓卒间一时答不出,退朝后左思右想,糅合民间传说,七拼八凑,列出龙生九子的名目,以及“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之句,向皇帝交了差。李东阳《怀麓堂集》介绍的“龙生九子”分别为老大囚牛、老二睚眦、老三嘲风、老四蒲牢、老五狻猊、老六赑屃、老七狴犴、老八负屃、老九螭吻,被分别用于建筑、乐器、监牢、碑刻等不同用途。

至于“龙生九子”的名目,明代一些学人笔记多有记载,如杨慎《升庵集》、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谢肇《五杂俎》、徐应秋《玉艺堂谈荟》、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以及陆容《菽园杂记》都谈到“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见仁见智。多变的龙形象令人眼花缭乱。

 

 

龙纹在文物藏品上的反映

龙纹在陶瓷、玉器(图3、图4)、青铜器、金银器、书画等众多文物藏品上都有表现,早期在陶器、玉器、青铜上反映较多,唐宋时期开始在瓷器上装饰龙纹。对于不同文物门类上反映的龙纹,本期专题有专文详述。

唐至明代有一种非常独特的金属铸造龙,用于皇室向高山湖泊投龙简的道教仪式中,随金银铜石质地的简书一同投放,以此作为传达的使者。在西湖等地出土过五代时期吴越王投放的龙简,武当山等地还保存有明代的金龙,唐代出土的一些小型金龙很可能也是道教投龙简仪式的用物。

玉文化是中国独特的文化,在龙崇拜出现的新石器时代,玉与龙就有了完美结合。1970年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过“C”形玉龙,后经考古勘查,确认该玉龙属于距今约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遗物。在红山文化中出现的“C”形龙和玉猪龙都显示了早期龙崇拜与玉文化的结合。商代玉龙中,玦形龙较多。春秋战国时期玉龙作兽形头,蛇身,身无鳞,装饰小勾云纹或绳索纹。汉代到唐代的玉龙逐渐演变为兽头、双角、蛇身、鸟爪、长尾的形象。在历代流行的龙纹玉器中,还有夔龙、螭龙等形象,《广雅》称“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未升天曰蟠龙”。

古代瓷器上以龙为装饰,大致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战国至唐代主要采用堆贴、捏塑、合模等方法制作立体形象的龙,装饰在器物的流、把、提梁、颈、肩等部位;唐代以后开始在瓷器上表现龙的平面纹样,多采用刻划、模印、绘画等方法,装饰在器表的主要部位。

五代的龙纹采用刻划方法,龙体基本上呈兽形,龙首有角、无双鬃,上腭唇部微微突起,龙爪一般为三趾。为了烘托龙纹,配以宝珠纹,珠小而四周有火焰包围。这一时期的龙纹,往往还装饰有云朵或波涛,个别饰有缠枝蔓草。回首龙的形象也见于此时期。

宋元时期,龙的装饰方法有刻划、印花、剪纸、绘画、贴花等。龙体作蛇形,“S”形尾渐细,龙首双鬃或有或无,爪有三、四、五趾不等,以三趾、四趾为多见。宝珠的光焰由一端向外喷时,呈火焰燃烧状或带状。晚期出现了无角、花尾的螭龙。金代磁州窑龙纹梅瓶和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龙纹形象十分威武,技法精湛。

明清两代在景德镇设立“御器厂”遣官督烧瓷器,多以龙纹为饰。装饰方法主要有刻划、印花、绘画等,以绘画为大宗。龙鬃发齐全,爪有三、四、五趾,以五趾为主。除继续采用云龙纹和龙涛纹题材外,还出现了花间龙、莲池龙等,并有翼龙、正面披发龙、立龙等形式。

明初,因崇尚五行中的火德,故在龙、狮、麒麟等身上多带有火焰纹。皇家三令五申禁止民窑烧官器,违者处死,因而龙纹仅限于宫廷,民间不得擅用。到明代中期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一些封建限制受到冲击,民窑瓷器上也开始出现龙纹。民间瓷绘的龙纹构图比较稚拙,也比较有趣味。还有表现民俗的划龙舟、舞龙灯,龙走下神坛,成为民众娱神、自娱的活动。由于龙是中国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自然受到推崇与喜爱,这也就不难理解与明清宫廷相关的龙纹文物何以不断拍出高价。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