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微言
陶瓷艺术:
陶瓷是艺术毋庸置疑。然而,陶瓷艺术应该是什么样的形态?是与绘画比功,还是回归到陶瓷的本质?这是导引当代中国陶瓷走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说到底,陶瓷是一门手艺,拉坯、施釉、烧制,个中的微妙之处无不反映手艺的高低。现在许多产区的路子不正,太“艺术”了,所以,落后于欧洲的一些国家。
含泪画下去:
司徒乔笔下的民众,饥馑,痛苦,灾难,不幸,充满爱怜和同情,他含泪画下去,现在有多少人能够含泪看下去?回看20世纪三十四年的艺术家,激情、激愤,和着时代的旋律;看看当下那些为着自己的画家们,冷漠、淡漠,簇拥着合唱队唱诗班的旋律而对自己应有的责任熟视无睹。司徒乔这一辈的画家值得敬重。
艺术理想:
沈嘉蔚从澳洲回到北京,告知他在悉尼历时4年创作的大型历史画《兄弟阋于墙》(中国 1936.7-1937.6)完成,这是他继1987年创作的《红星照耀中国》之后的又一力作。全画共22幅,每幅高198cm,宽137cm,分革命、救亡、启蒙3个部分。难以想象,他在异国他乡是如何以超常的毅力坚持艺术理想和艺术使命的。
实验艺术:
全国美展从1949年以来,其基本的价值标准和规则没有太大的变化。前几届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画种和新的类别,是局部的小变化。“实验艺术”该不该纳入到全国美展中来。我认为应该保持“实验艺术”的独立品格,而不应该纳入到全国美展这样的官方体制之内。实验性很难建立起一个价值标准和批评准则。
全国美展:
现在的全国美展实际上相当于青奥会,而不是群星璀璨的奥运会。问题是,有些人希望把全国美展做成一个开放型的,出现了“实验艺术”展区,改变了全国美展已有的传统。奥运会里的游泳,有蛙泳,有蝶泳等,但没有狗刨的,可是中国民间最常见的游泳形式就是狗刨式。加入了狗刨式就能显示开放的心态和价值观?
博物馆的基本伦理:
博物馆的文化考量是基于不同时期内文明创造的最优秀的成果,比如远古的陶器相对于石器,青铜器相对于陶器,瓷器相对于青铜器和陶器,纸相对于竹简,布相对于树叶裹身,家具相对于席地而坐,丝绸相对于布,都是不同时期内的“奢侈品”。在博物馆中展示不同时代中文明创造的杰出成果符合博物馆的基本伦理。
艺术家的思考:
当以城市为中心、小资生活为情调的审美成为今天的主流,城市贫民、大杂院、农民工、建设者以及散落在街头和胡同里的下层民众,需要怎样的人文关怀和艺术表现,是需要艺术家付诸情感去思考的,是需要艺术家深入体验的。至于老少边穷地区,人民的现实生活是否都是如年画般的幸福吉祥,也有待艺术家真实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