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心灵的感召:读张弛的画

心灵的感召:读张弛的画

2014-09-30 10:16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陈启伟

画是什么?是画家心灵情感的迸发,是画家感知自然的心得,更是画家心底的世界。读张弛的山水画,就会让人有一种神往,有一种赞叹,更有一种依恋。那种读画后的轻松愉悦,是对现实缺憾的补充,是对茫茫红尘的片刻游离,也是心灵沉寂后的自我发现。

张弛笔下的那山、那水、那风、那云、那雾,能激起我们“崇高”“激荡”“和睦”“宁静”和“迷蒙”的情怀。它真有一种“群山流水清风去,祥云迷雾款款来”的感受。

山是那么地熟悉。黄土高原袒露的胸怀,那是个性的张扬,让我们有一种崇高的神情。山又是那么地陌生,原本是黄土弥漫,缺乏生机的地方,在画家的笔下变得郁郁葱葱,近处的绿树,远处的金黄,让读者遐想几百上千年前,中华民族发祥地的一派昂然生机。能画如此山的画家,应该有一种博大的、装得下大千世界的胸怀。画家尽管不能改造世界,但可以创造理想世界的境界,传递给每一位读画之人。

那水不是平静地流淌,也不喃喃细语;不是“上善若水”般的静逸,不是“行到水穷处”的洒脱,也不是“心如止水”般的无奈。而是奔腾前行,一往无前。那种气势:是排山倒海,水炸石开,水破天惊的壮举,是无羁无绊,个性淋漓尽致地挥洒,是无所顾忌地喧嚣,它不是宁静,而是激荡,不是压抑,而是宣泄,好似仰天长啸,可以将积郁心中的苦闷一吐为快,可以轻装上阵。能画这水的画家,应该有何等的澎湃激情,才能下笔有神,直撞心灵。

那风是和煦的,与古树静水和睦相处。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细柔的春风缓缓飘过丛林,绕过古树。我曾惊奇画家可以在不经意间将来无影去无踪的清风悄悄入画。风伴薄云来,也随迷雾去。云是宁静的,雾是迷蒙的。生命,从宁静中诞生,在迷蒙中苦行,终于也归于宁静。而生命的过程希望有风相伴。风可以聚散云雾,让我们在善行和睦中提升境界,更臻成熟。阵阵清风可以吹走我们的烦恼,化解我们的苦难,同样,它也可以吹出祥云朵朵,把一份快乐变成许多快乐,把一份愉悦化成万千愉悦。在我看来,画家具有风的本领,尺幅天地感动了无数的看画之人。我想,这或许也是画家张弛的执著追求。

张弛笔下的云雾,和其笔下的山水迥然不同,那是含蓄的,收敛的,内在的,超脱的,甚至有某种禅味,让人可以宁静致远,好似循入一片世外桃源。在那密林深处,参天大树,伸展着遒劲的躯干,点点翠绿,蕴含着勃勃生机,将生命的传承,通过那老枝枯树上的绿叶尽显无遗。对生命的尊重,对灵魂的纯洁,在画家的作品中时有表露。

因此,张弛的画,群山流水中蕴涵着画家入世的精神,清风祥云迷雾间,体现了画家的出世的追求。而如此跌宕起伏的不同精神追求,居然蕴藏在一位柔弱的女子身上,这使我大为惊诧。她那柔弱的性格中居然有如此的倔强,她那宁静的处世态度中,又有如此的超然脱俗,这种追求的大起大落,可以看出画家的内心挣扎和痛苦,同时也让我们发现画家的平易近人。画家张弛和我们有一样的喜怒哀乐,和一般人不同的是,她能将内心的感受通过笔墨,传递出来,发扬出去,去抚慰他人的内心,去引发他人的联想,让一颗颗焦虑不安、彷徨无助的心,得到些许安慰,得到继续前行的力量。这就是张弛画的魅力所在。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