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技法 > 潘天寿的记忆写生法

潘天寿的记忆写生法

2014-12-08 14:34 文章来源:美术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刘海勇(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此次“潘天寿写生研究展”展出了一些类似写生角度的照片,是我上月带学生下乡时拍摄的。小龙湫一角现在这个季节没有水,而且很难找,需要从山坡下台阶到小溪里面去,还是有点险的。春天下大雨的时候有水,潘天寿先生过往那里写生,应该当时刚下过大雨所以看到了这个景致。

  潘先生认为:中国画到了高度的时候完全由记忆去写生。这点很重要,我们现在带本科、研究生去写生,他们有自己的感受,但造型能力、布局取舍等各方面比较欠缺,通过课堂临摹,学习了宋元明清各种笔法特征。在写生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把现实中的对象用线条概括出来,并重新转化成中国画的线条;其次,还有章法布局的问题,因为看每个地方都是很清楚的,观察过程中要有取舍组织,所以在教学当中要渗透这种取舍观念,先要迁想到前人画过的画是用怎样的线条去概括对象,用怎样的疏密关系、点画结构去勾勒造型、处理画面,然后尝试用前人的眼光去消化对象、寻找笔墨语言;其三,待个人的能力水平有所提高的时候,要去思考前人,如潘天寿、顾坤伯、张大千等先生画小龙湫等雁荡景致时的视角、笔墨语言概括的方式有何不同,并将自己当下的独特感受融入进去,形成自己的造型语言、新的笔墨结构,这样的写生更有价值。

责任编辑:李亮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