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画廊 > 十九世纪欧洲经典油画作品荟萃(组图)

十九世纪欧洲经典油画作品荟萃(组图)

2014-12-11 10:52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整理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四重奏: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1868年

  画布油画,61×88.30厘米  阿尔伯特·约瑟夫·摩尔   英国,1841―1893年

摩 尔出生在约克郡一个著名的艺术家庭。父亲威廉·摩尔和哥哥亨利·摩尔(1831―1895,著名风景画家)引导他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19世纪五十年 代,他到了伦敦,先在肯辛顿艺术学校学习,后考入英国皇家学院,1860年前往巴黎和罗马深造。渐渐地,摩尔形成了着色轻柔,线条细腻的独特风格,在维多 利亚时代的画家中也显得十分突出。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休闲人物为主人公,人物形象明显受到希腊风格的影响。

《四 重奏: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展示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摩尔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充分表现了他在调理线条和色彩搭配上的巨大创造力。这幅作品在寻求音 乐与美术之间的联想的同时,把沃尔特·佩特称之为“音乐的特性”的东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画面上并没有明示出音乐家们与听众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更 看不出四位演奏家有什么特别之处。把现代乐器画进作品里,目的是为了避免观众“较真儿”,同时又把画家为了突出作品时代性的意图表现了出来。

他 的画风有明显的受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古典主义风格影响的痕迹,用色轻柔,笔触细腻。《四重奏》的人物神态、发型衣饰、室内背景也是纯粹古希腊的风格,这是 一幅在绘画技巧上的刻意追慕的画作。画中四位年轻的演奏者(三位是小提琴手,一位是大提琴手)神情专注、陶醉,面前有三位身着半透明白纱衣的婀娜女子,在 静静的聆听。画家为什么要将现代乐器放置在古希腊氛围之中?三个站在演奏者面前的女子暗寓了什么?他想要表达自己究竟是一种怎样的 “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以我个人的理解:“一切视觉艺术在音乐面前都黯然失色,音乐是艺术中的最高境界。”这与英国美学家斐德所说“一切艺术都倾向于 音乐状态,都有音乐感”的观念也有类似之处。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