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分为三个版块:
开山
此版块主要展出《开山》、《捉虱子》的不同版本及40余件创作稿,一方面,这些作品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的两大时代主题——前线与后方,救亡与图存。《捉虱子》表现的是中国远征军在中缅边境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史实;而《开山》则是以大后方的建设——修建黔桂铁路为创作题材。另一方面,这些作品代表了冯法祀40年代现实主义油画创作的风格特征,即在抗战的特殊历史时期所形成的瞬间记录,快速作画,注重整体,不拘细节的所谓“急行军”似的画法。尽管《捉虱子》家喻户晓,然而同期的《开山》及其创作稿鲜为人知,此次展出,不但能够使同期作品互相映衬,尤其能够客观而全面地呈现冯法祀以画笔反映时代的深度和广度,更为重要的是,这批作品较为客观地呈现出冯法祀在40年代初探现实主义艺术创作这座大山时的状态。
行走
此版块主要展出冯法祀的“风景写生”系列。1957年“马训班”结束后,马克西莫夫带领部分学员进行全国旅行写生,“风景写生”即是冯法祀在此期间的系列作品。这批作品与冯法祀“马训班”结业创作《刘胡兰就义》于同一年完成。此次单独展出“风景写生”系列,以便学界将二者彼此对照,深入理解冯法祀如何运用新的创作方法,既能够表现重大历史题材,深化革命现实主义风格,又能够如实反映现实生活。这批“风景写生”系列,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记录了冯法祀行走于新中国大江南北的足迹,更在于呈现出了冯法祀在新的历史时期,运用新的创作手法,在现实主义艺术创作这座大山中日精月进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