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体”的问题,首先表现在留学海外的艺术家人群里。因为不是扎根于本土文化的艺术家,故乡对于他们来说是如梦一般的记忆存在,同时他们又被异乡的文化所排斥、疏远和吸引。作为“边缘体”的留学艺术家,在两种文化生活的对抗和融合中碰撞出自己的创作灵感,产生新的经验,准确地说,他们更多意义上是一种物理空间和文化身份上的“边缘人”。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留学海外的中国艺术家,来自国外的艺术留学生也面临同样的困惑与问题。作为在中国的西方“边缘体”,参展的两位外国留学生发现中国的北京不是想象中的那般古老宁静、一成不变,而是中西方的不同文化在此快速地滋生、膨胀、融会与变异。她们也努力在新的环境中寻找、辨识熟悉的文化符号,并以“边缘体”的身份来改变他们对于中国的城市记忆。
在德国做交流访问学习的钱泓霖,他所面临的困惑表面上是异时异地的环境所产生的“没落地”的心理状态,以及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下,自我身份问题的缺失,艺术家的作品《尺度》用数字虚拟的声音和影像进行中西之间的信仰、人种、外貌等比较,运用荒诞的手法来阐释文明的冲突,也体现了他对于中西方比较的常规观点的叛逆。
Gabrielle Petiau(彭玲秀)与Hannah Ochr(39)flynn(小云)一起在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作国际交换生,但是她们有着截然不同的个人背景与艺术表达。Gabrielle Petiau来自法国,是“中国迷”,15岁的时候就在学校学习汉语,已经到过中国三次,能够流利地进行中文书写与交流。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移植与交换,物理碎片的重构与实验是她所关注的话题,她的作品《移植》将象征中西方文化符号的不同物品“移植”在一起,构成新的“物种”,像动植物标本一样放置于展场里,用博物馆学的分类法和观察法进行展示,模拟和重现了一个在中国社会文化中处于“边缘体”位置的西方人以科学眼光对于文化的交融、再生状态的观察与认知,也是借用博物馆学家的碎片化拾取和理性秩序的划分,重新审视文化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