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任性哥
11月26日,著名收藏家刘益谦成功以3.48亿港元竞得巨幅明永乐唐卡,创下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最高成交纪录。“香港佳士得苦战,竞得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硬从老外手上夺爱,3.1亿港元落槌,好辛苦。任性!” 刘益谦拍后有些激动。也正是“任性”二字,一度引发了网络上的热议,刘益谦当之无愧地成了网络红人“任性哥”。
点评:每个人任性的背后都有理性的一面,不要老是问我价格贵不贵。贵与便宜是相对的,如果你认识到它的价值就不会在乎价格。
——刘益谦(著名收藏家)
8 青年艺术家“上位”
在今年的拍卖市场中,一些青年艺术家备受追捧。比如贾蔼力的《疯景1号》拍出1180万港元、王兴伟的《盲》以700万元落槌、王光乐的《水磨石2004.1.1-2004.2.5》以544万港元成交、刘韡的《紫气系列H2》拍出340万港元。值得关注的是,这几位基本都是“70后”青年艺术家。
点评:这些青年艺术家跟F4不是一代人,但他们有替换市场的价值,比如王兴伟等艺术家在文本学、符号学有很多贡献。相较于以前关注明星、炒作历史节点等,人们更关注学术价值,更加注重未来的价值,所以这批青年艺术家能够脱颖而出是在情理之中的。
——顾振清(知名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