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市场 > 中国古书拍卖二十年里的恩怨情仇(图)

中国古书拍卖二十年里的恩怨情仇(图)

2014-12-25 11:14 文章来源:信息时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对于古籍价值的判断,是一个逐渐认知的过程,这中间没有绝对的权威。一部古书往往就是一把通往历史的钥匙,书籍本身记载的内容,所用的纸张、书写的字体、刻印的工艺,反映的社会风貌,皆是后人回望先人生活的凭证。书籍的原始出处、作者在历史上的影响力,书籍本书的审美价值、研究价值,包括书籍流转传承的路径也将极大地影响古书的市场估价。要想研究透一本古书,不仅要通晓中国的历史,还要将书籍放在世界文化大舞台上加以衡量,这样纵横比对,书籍的历史、人文韵味方能逐步显现,也才能掂出一本书真正的份量。

  中国古籍拍卖短短二十年光阴中,上演了各类古籍的风水大流转,从皇室内宗、历史笔记、名人书札、名人抄本、珍贵刻本、甲骨遗存到封泥印品,一宗宗、一件件,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沧海之内总有遗珠,有时一件稀世珍品往往得不到世人垂青,其价值严重被低估,而待到世人警醒,古书又已失去了踪迹,不知飘零何方。古书和人一样,有其自己的命运轨迹,它能超越著述主人的生命,超越一个家族的历史变迁,在朝代更迭、战火频仍中传流后世,既是古书之幸,也是今人之幸,希望也是后世子孙之幸。

  离开波云诡异的拍卖场,回到自家的藏书小楼,静静品赏这些古籍善本,凝神静气处终会发现,一部古书真正的价值无法用市场价格来衡量,其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精神气息,只能意会无法言传。所谓藏书家,其核心在“藏”,而不在于短暂地取得而后再转手谋利,而当古藉被炒得过热,其便与珠玉一般,成了炒作的资本,失却了本来意义。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