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策展人并不一定就是没有稳定工作的策展人,有时它们供职于别的专业单位,但他们也会与其他美术馆和机构有合作。独立策展人的工作源于他们对艺术 界及艺术家的熟悉和了解,考察不同艺术家的工作室和创作是他们的日常工作之一,也是独立策展人相较于其他类型策展人的优势所在,因而,独立策展人往往能够 策划一些代表艺术发展新动向的展览。独立策展人的工作多关注于艺术最前沿,这使得他们的工作具有了超前的意义。许多国际著名的展事都会聘请独立策展人进行 策划,一是因为他们的这种优势,二是因为这些展览是定期连续举办的,需要展示不同策展人对艺术发展的不同看法,从而使得观察艺术的角度更为多元。独立策展 人在中国已经有20年历史,但是,他们的工作和生存情况并不乐观。尤其是在2004年以后艺术市场崛起以后,独立策展人的工作受到的干扰是空前的。很多画 廊和名曰“美术馆”的画廊在展览的策划目的中将销售放在了第一位。当然,对于画廊这样的商业机构而言,销售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首要目的,但是,急功 近利导致了画廊对展览质量的忽视,这同样会在更长时间的预期内影响画廊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画廊给独立策展人的工作加入了商业性的要求,或者干脆不 聘请策展人。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后,愿意在展览本身上进行投入的画廊更少。因此,独立策展人的合作对象萎缩为以公立或公益性的美术馆和艺术机构为 主。这样的展览为策展人规避了商业要求。但是,这些美术馆和机构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也间接影响到独立策展人行业的发展。就目前的情况看,尽管所谓独立策 展人越来越多,但能够接到美术馆订单、真正做到“独立”的人数却下降了。
学者策展人并不是专门以策展为职业,或以策展为生的人群。但是,学者策展人的作用却很巨大。他们大多供职于高校或者专业研究机构,与独立策展人的工 作不同,学者型的策展人关注的更是带有艺术史研究意义的展览,而不是对新兴艺术、艺术家、艺术现象进行直接推动。对于学者策展人而言,广博深厚的学识是最 重要的优势,他们策划的展览未必一定聚焦在“艺术”本身上面,有时可能是关于社会,关于政治,关于哲学,关于历史的视角。在风格审美的艺术史学科被广泛质 疑而进入跨学科视野,当代艺术对其他领域的介入日益广泛深入的今天,学者策展人所策划的研究性展览往往能够产生持续性的长期影响,而被刊载入艺术史。独特 的视角和研究的深入程度是评价学者策展人策划展览的标准,但相较于机构策展人和独立策展人而言,学者策展人在中国似乎更是凤毛菱角。大多数艺术史学者对当 代艺术和策展兴趣索然,传统的艺术史观念使得他们对该领域的态度比较轻视,缺乏关注。而其他领域的人文学者可能会对艺术史和当代艺术感兴趣,而且,这也是 一种明显的趋势,但对于展览策划而言,他们缺少必要的渠道和经验,非一日之功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