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的12月15日,已经举办了65年的全国美展迎来了第十二届,中国美术馆在双休日的日均观众流量达到1万人次。日渐开放的全国美展为各类艺术家提供了机会,但在宁缺毋滥的宗旨下,本届展览中不少奖项空缺。一方面上台领奖的作者大多是年轻的新面孔,让人欣喜;另一方面,如著名油画家靳尚谊所言——“整体水平很高,但没有尖子”。
“作为艺术家我应时刻问自己,我为这个时代留下了什么?我为历史留下了什么?”“作品是艺术家的立身之本,只有扎根生活接地气、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搞创作,才能出精品。”“艺术家应该追寻良知,追寻忠诚,追寻文化价值而不是作品价格。”“多一点忧患,少一点满足;多一点纯净,少一点浮躁;多一点人文关怀,少一点争名夺利。”各种问题已深及内心,艺术家的声音亦非简单的政治表态。如今,在美术界乱象迭出、缺少精品、没有高峰的现实之下,“呼唤好作品”已成为社会的整体期待和文艺界的普遍共识,如何创作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艺术作品是所有艺术家都要面对和攻克的难题。
从常规动作到系统变革:
“政策落地”尤为重要
“齐白石的手札情思”“吴昌硕与20世纪写意花鸟画名家展”“潘天寿写生研究展”……精彩的藏品、优质的展览令人应接不暇。举办三年的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已悄然成为以展览带动藏品征集、学术研究以及公共教育等各项工作的响亮公益品牌。11月,文化部启动第二批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工作,修订后的评估标准更加注重作品、收藏经费、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效果,我国美术馆专业化发展的脉络日渐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