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这个问题不是要强调艺术家里中国人或者上海人的身份,而是上海双年展要有上海自己的特点,和城市的特质融合在一起。
邱志杰:很难说有没有上海的特点,这是中国的 特点,就是延续性。它的命题,从海上上海、都市营造、影像生存、快城快客,连起来几乎是一个句子,一个个短语几乎可以连成一篇文章,是一场连续的,接力的 书写,重新发电、社会工厂,是一条链条,一步步往前推,这条线索极其鲜明,跟威尼斯双年展这一届否定上一届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威尼斯双年展的模式注定每 个策展人都要显得跟上一届完全不一样,都要颠覆上一届,都是断的,这届很左很文献,下一届就会很艺术家中心论,这一届又会很左,下一届又会很右,钟摆运 动。
上海双年展命题的延续性是因为有艺委会(现在是学术委员会)的长期存在,策展人会变,学术委员会还是相对稳定的一圈人,这圈人的基本态度决定了策展人不会歪到哪里去,而且现在已经有一种自觉,有意地延续命题的连续性,这个是中国特色,或者说上海的特色。
上海双年展的使命
记者:接下来想探讨的是上海双年展和空间的关系,以二十年作为观察的维度,小到PSA场馆的空间,大到上海整个城市的文化空间,上海双年展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邱志杰:我觉得每个阶段使命不一样,一开始是为了合法化,人们不相信可以办到现在,通过上海双年展为中国的实验艺术走出地下状态来争取社会空间,1996、1998年以后,这个使命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