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让人耳熟能详的诗句出自北岛的著名诗歌《回答》,《回答》也便成为了此次中国当代诗歌手迹展示拍卖会的主题。
“透过这些重新的书写,可以看到这些诗人的现在,北岛如今有了一个海边的书房,画画的时间和写诗的时间不相上下,画案上有未完成的画作,《回答》就是用画笔抄写而成。对文中的涂改,他说‘就这样,自然些我觉得更好’;芒克的《天空》《阳光中的向日葵》也在画布上写成”,作为《回答》中国当代诗歌手迹展示拍卖会的策展人钱静漪回忆道,已故诗人的手札是自己从他们的亲友中获得的,其他的大多是自己多次亲自拜访联系后获得,其中年代最早的稿本是1981年北岛的《诗十七首》,最早的诗歌文本是1968年食指的《相信未来》,时间跨度达四十七年。
对于这样的一个集中展示,被誉为第三代诗人代表人物陈东东认为,这些中国当代诗人的手稿,是那种艰难苦困的明证,那些最初把语言的艺术作品凝结现形在纸上的草稿或定稿,本身也往往会是一件艺术作品。写诗从毛笔到钢笔到圆珠笔再到铅笔,最后连笔都不用了,而写在稿纸上的诗歌却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曾经写诗时的心情,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