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全生有一间工作坊,工作坊的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木工工具,单是刨子就是几十种。其中的很多工具已经跟了辛全生几十年,把手处都泛着油光,仿佛是被岁月滋润了一般。辛全生说,其实传统家具制作过程中的很多环节,都可以用现代机械完成,比如锯木料时用电锯,又直又快又省力,但辛全生认为“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没有人味儿”。“与流水线上生产的家具不同,传统木工虽然也借助工具,但人和木头接触的时间比较长,一块木料在做成家具之前,已经被人的双手抚摸了成千上万次。在这个过程中,家具就有了制作它的人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儿。”辛全生说。
辛全生曾经把花梨木打磨成珠子,然后做成手串。传统木工制品不用油漆,而是打蜡。没有油漆保护的木头很容易被汗水侵蚀,所以,在戴上手串之前,他需要用一块布不断擦拭,直到珠子表面具有光泽。之后,闲来无事,他就不断擦拭,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每颗珠子上都形成了不同的纹理,闪现着那些上了漆的珠子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光泽。用辛全生的话来说,那份灵动的美,是活物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纯手工制作的珠子是这样,家具也是如此。
为了让网友更直观地学习手艺,辛全生开始拍摄视频传至网络,其中包括老家具及一些工具的制作等
为了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几年前,辛全生开始在网上发帖传授木工手艺,后来又建了用于交流的QQ群。如今,能容纳2000人的QQ群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爱好者,一直处于满员状态。2013年,为了让网友更直观地学习,辛全生开始拍摄视频传至网络,其中包括仿古红木枕、四腿八叉凳子、炕桌等家具以及榫卯结构、常用工具的制作等,如今已经录制了142集。此外,辛全生的工作坊免费提供工具和木料,供爱好者练习。记者采访当日,正赶上一名来自台湾的61岁摄影师前来求教,据那位摄影师说,他是怀着“朝圣”的心情找到辛全生的。
辛全生说,他学艺的那个时代,师傅或多或少都还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想法,所以会留一手。为了学艺,辛全生只好自己留心,只要接触到自己没见过的老家具,就一定设法搞清楚构造。现在,他不遗余力地教,反而怕没人肯学。如今,他虽然收了20多位徒弟,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所以所学有限—以传统榫卯为例,传统木匠活儿中有100多种不同的榫卯结构,辛全生几乎全都会做,而他学得比较好的徒弟,也不过会两三种而已。
如今,本市的一家职业技术学校已经开始和辛全生合作,要开设传统木工培训班。辛全生说,只要是对这门手艺的传承有帮助的事情,他就会不遗余力地去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