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
尽管上述自身特色明显,但目前可供断代参照的出土资料缺乏,较难区分出明末与清初的界限。此时的黑釉瓷,造型精美多样,瓷釉漆黑乌亮光泽强。在纹样装饰手法上,继续使用明代所创的剔刻花工艺,但纹样的构图和布局有了变化。由明代的前后开光单层分布,增加了多元分格和多层构图纹样。花纹中除了明代的纹饰外,增加了象征福寿的寿桃、佛手之类,还出现了“忠信孝悌”(在尧头窑瓷器上误作‘弟’字)等类反映伦理道德的文字(图11)。这种工艺独特、风格别致的尧头窑剔刻花黑釉瓷主要流行在晚明到清代早期,清中期后比较少见。在清代澄城窑黑釉瓷的装饰上,还采用了模印和雕塑两种手法。模印纹样主要用在模制成型的器物上,尧头窑的此类器物见有梯形枕、四方香筒、半剖式扁平壁挂等。纹样呈凸起的阳纹,有折枝花卉、博古插花、连珠、太极、云雷、钱纹等,还往往配吉祥文字和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