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能把微缩家具做得这么极致,阎民怡一定是个很有经验的老木匠。但实际上,他只是一个半道闯进家具行业的门外汉。
阎民怡出身语言学专业,爷爷是民国时期著名文人阎甘园。受家中书香文化的熏陶,“从小就对文学艺术类的东西特别喜欢”。
198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阎民怡无意间在一本上海出刊的《家具》杂志的扉页上,看到几张明式家具的黑白照片。“怎么会有这么美的家具,太漂亮了!”他惊叹万分,明式家具的魅力震撼了阎民怡。此后,他开始收集一切关于明式家具的资料。
“当时,人们对明式家具还不够了解,资料也非常少,我给很多杂志社、图书馆、出版社写信求助。起初得到的只是一些零散的论文和介绍明式家具的小篇幅文章,偶遇几幅有关明式家具的图片或者绘画,便欣喜若狂。”阎民怡说,“最先得到的完整著作是杨耀先生的《明式家具研究》,之后,又从出版社购得古斯塔夫·艾克先生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
忆及当年涉入明式家具领域之初,阎民怡十分感慨:“当时很多人对明式家具认识不足。陕西某大学一位前任校长,家里有一对明代黄花梨玫瑰椅,他把这对椅子的靠背和扶手全部锯掉,只留下一副坐墩,当成做饭的墩架。如今这对坐墩,几经转手,被我的一位朋友收藏,却永远失去了修复的可能!”
八十年代末,随着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研究》相继出版,国内开始掀起一场收藏明式家具的热潮,人们也逐渐意识到明式家具的价值。
一次,阎民怡听朋友说,有人把一对明黄花梨万历柜,以8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一位美国人。“据说,这对万历柜比黄胄先生收藏的那对黄花梨万历柜还要好上许多。”于是,阎民怡透过朋友,希望能给这对万历柜拍几张照片,再做个测绘。“如无可能,即使看一眼这对家具也行。”阎民怡说。无奈的是,家具的主人担心阎民怡会坏了自己的生意,始终没同意让他看一眼。
种种令人遗憾的经历,都成了激发阎民怡制作缩微明式家具的动力。“我希望更多的人们能够了解明式家具,爱护明式家具,珍惜这些世界家具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珍宝。”阎民怡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