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市场 > 艺术品消费浮躁风渐渐消退 青州翰墨何去何从(图)

艺术品消费浮躁风渐渐消退 青州翰墨何去何从(图)

2015-02-26 16:47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某画廊老板张先生介绍,当作品价格被炒高以后,很多画家每年都会跟画廊签一大笔合同。为了完成任务量,画家以前需要很长一个周期才能完成的一幅作品,现在基本每天完成几幅,画完连自己都不会再看一眼,艺术质量呈断崖式下降。

  “炒价很高的另一个原因,也跟礼品市场有很大关系。很多送礼的人本身并不懂画,但为满足礼品需要,他会指定要某个人的作品,这样就会使这个画家的作品供不应求。”张先生告诉记者。

  此外,知情人士透露,书画圈还一直存在一个规则,一些在书协或者美协具有领导头衔的画家,他们的作品价格大都高得惊人。

  “现在某一个美协领导,他的作品市价是一平尺30万元,一尺半的作品就会卖到45万元。但如果没有这个职位,估计一平尺15万元都卖不出去。”一个画廊老板悄悄地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青州很多画廊都是代理协会或者画院领导的作品,价格要比其他没有职位的画家高出几倍。很多画廊老板也表示,其中有些具有领导头衔的作品价格与艺术价值有着天壤之别。

  原陕西省书协主席周一波就曾指出,在艺术标准言人人殊的今天,协会把书画家人为地分成了三六九等,给市场传递出的误导是只要进入了书画协会,在这个组织的职务越高,艺术水平就越高。很多人一当协会领导,即可身价暴涨就足以说明问题。

  中纪委网站日前也曾刊文指出,如果在协会中职务越高,那么艺术价值就会匍匐于权力大小、官职高低。治理书画协会“官气”太重问题,是为了还文艺一份纯粹。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