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英心中一直都有一个梦,这个梦是艺术的梦。“在我读中学的时候,我们的美术老师李振海字和画都很好,跟我们的关系也不错。那时候,我就喜欢上了艺术。但是多年以来,一直忙于工作,无暇实现这个心愿。”陈秋英说。
早在高中二年级,也就是1949年的冬天,陈秋英就在家乡化州参军,随后随军驻守云南长达19年。调往四川不久,陈秋英就转业回广东,先后在省委组织部和省委老干部局就职。快退休时,陈秋英终于有了机会去实现自己的心愿,在选择哪一类艺术上,开始了思考。
绘画、书法都是许多人的选择,但是陈秋英认为自己没有书画基础,学起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有点成绩。“我当时已经六十多岁,没有那么多精力从头学起。我就在想,我喜欢哪一种,哪种能适合我。不断地排查中,我想到了剪纸。”
相比于其他艺术种类,陈秋英有过剪纸的经历,也十分喜爱剪纸。陈秋英介绍说,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全国曾兴起剪纸的热潮,陈秋英在热潮的感染下,创作了《五好喜报寄回家》、《艰苦奋斗》向报纸投稿。很快报纸就刊登了陈秋英的作品,这让陈秋英十分兴奋。但是当时工作任务很重,此后没能继续剪纸的创作。
剪纸曾给陈秋英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还在部队时一位女战友要结婚,在进入新人婚房时,婚房里的剪纸让陈秋英呆住了。“我从来没有想过剪纸可以那么美,以前我一直以为剪纸是传统民间艺术,是农村大妈们剪来玩玩的。婚房里的剪纸既增添了喜庆,又不俗套,我都看呆了。”后来,陈秋英才知道,女战友丈夫的父亲是全国著名剪纸家王子淦。
转业回广州后,儿子送了一本潮汕剪纸家赵澄襄的剪纸作品集给陈秋英,这是陈秋英第一次知道广东也有这么精彩的剪纸。“因为我高二就参军,期间甚少回家,对广东情况不熟悉。回广东后我才知道,原来佛山剪纸在全国非常有名气,是南派剪纸的代表。后来,我去了佛山民间艺术社去参观,他们的作品真的非常好。”
“快退休的时候,我又去了一趟佛山民间艺术社,这次的经历让我很震惊。因为市场不好,他们几乎都没有人继续剪纸。听说剪纸大师林载华都去扎灯笼了,社里的人说剪纸还不如摆摊卖水果,起码每天能赚十几块。”此事深深触动了陈秋英,他不明白那么好的剪纸,为什么就没落了。
这个经历坚定了陈秋英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