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画书之韵
吴昌硕 临庚羆卣铭
“心画——中国书法”专场是本次拍卖首次推出的专场。书法一直备受广大藏家关注,也是文津阁拍卖极为重视的部分。此次以专场的形式推出,旨在对 其进行更加系统化、学术化的梳理,为藏家遴选更具品质的拍品。该专场将推出“二王遗韵——帖派书法”、“吉金乐石——碑派书法”、“大师与传承——现当代 书法”等专题。
金石书家黄士陵,字牧甫,是晚清最有影响力的金石书画巨匠。此次置于碑派书法版块的代表作《抱朴子》篆书四屏是黄牧甫最具代表性的书风巨作,这 次的这组《录抱朴子》作于癸巳年(1893,44岁),从北京回到广州的第六个年头了,风格上已摆脱时人影响,当属于其成熟期稍前作品。从风格上看拙朴可 爱,平整中见流动,挺劲中寓婉和,圆净清畅;笔法上有“合以古籀”的圆劲厚重,而去金石之斑驳取挺拔光洁书写意味,裹锋起笔,如锥画沙,摒弃过多萦纡缠绕 和屈曲起伏较大的一般写法,这也是他有别于时人的特征;字形取方,颇见错落,稳中求险用拙得巧,宽博温雅,偶参金文结构、益见苍润之韵味和拙朴之神采。从 尺幅及风格上来看这都是一组较有份量不可多得的作品。
吴昌硕书法一直备受各界藏家所青睐。此次上拍的作品均体现吴昌硕篆隶融汇、雄浑饱满的风格。本次专题中,《篆书六言联》《节临石鼓文》《篆书八 言联》三件,均为其成熟期充满个性的石鼓文书风,虽然依傍石鼓文,但却已经拉开了很大的距离,既有古典的形态,又有自我独到的胸中丘壑。他的另一件作品 《临庚罴卣铭》则又和前面三件不一样,用笔结字十分率意,可见当时书写状态非常随意,透露出轻松自在的心境,但是又不失法度,丰富的用笔值得人们细细咀嚼 和体会。吴昌硕的行书书法也极富篆籀气,《行书自作诗》《行书“野马”》两件作品,字数不多,却气势磅礴、真气弥漫。其笔法正如“锥划沙”,并不以点画精 到而讨人喜欢,却充满力与气的美,夭矫放纵,不可局限。
本次春拍还收入了清代乾隆以降在书法上最富盛名的21名进士的26件书法作品,乾嘉硕儒,道咸名流,散见其间。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进士分为三等: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二甲第一名称为传胪,又称亚元,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但民间对各类名次的进士,习惯皆以“状元郎”称呼之。
有清一代,自顺治三年开科取士,共举行过112科会试,其中正科84、加科2、恩科26,录取进士两万余名(不包括武科进士)。
本次专题的亮点是光绪甲辰科进士书法。光绪三十年(1904)举行的甲辰科是我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本次展览不但收入了此科进士的8件作品,而且齐备甲辰状元、榜眼、探花、传胪书法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