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最重要的宣德炉收藏家之一,张明认为宣德炉的可贵之处在于:将文人的情结、皇宫的贵重与宗教的庄严结合在一起
孙行之
“我希望我生活的空间不断有美的装饰,所以我一直在拓展收藏,加宽收藏领域。”藏品已成为张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不同的日子里,我会更换 不同的藏品放在书房中,这是自我状态的一种表达。”张明的收藏开始得早,谱系也宽,从最初的钱币、玉器到瓷器,再至宣德炉以及诸类文玩,甚至当代水墨,每 一步收藏门类的拓宽都自成体系,比如明清宣炉。他手中的宣炉涵盖了各种炉型和款式,数量保持在百件左右。作为国内最重要的宣德炉收藏家之一,张明与何朝阳 一同编纂了《明清宣德炉》一书,对宣德炉的历史沿革、工艺、藏玩风气做了深入考订。书中图版部分也以他本人的收藏为主。
虽然之前收藏的玉器和水盂也颇具体系,宣德炉对张明的意义更为不同:“较之以往的收藏体系,从事宣炉收藏后,如果再去涉足、钻研另一个门类,其 抉择是稍有难度的——因为无论就美学范畴或是文化属性,宣炉的价值都非常高。”宣德炉在审美、工艺方面所达到的制高点与其背后的文化意义是张明无法“移 情”他物的重要缘由,然而,也许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目前的市场条件下,好的艺术品往往可遇不可求,收藏家重新构建一个体系的难度已是水涨船高。
“静而不嚣”宣德炉
2003年,中国嘉德为王世襄的藏品举办了一次专场拍卖,拍品中就有一批宣炉。这是张明接触宣炉的开端,为了深入研究,他找到了台湾学者陈庆鸿 编写的《大明宣德炉总论》。此书序言的标题让张明记忆深刻,“悲叹一种没落的贵族文明”,这句话对他有很大触动。“我开始更加坚定地希望在特定时期去购藏 宣炉。”
明代是中国工艺美术的繁荣时期,形色多样的铜香炉是明代金属工艺中的典范。作为明代铜炉之一大宗,宣德炉几百年来为坊间所谈论,从明代至今,民 间仿制宣德炉的风气也从未间断。“宣德炉”一词最早见于《宣德彝器图谱》,其中记录了宣德皇帝收到暹罗国进贡的“三万九千六百斤”风磨铜,并责成工部尚书 吕震参照宋代瓷器款式及《考古图》、《博古图录》铸造数千座铜炉。这一说法为后世普遍采纳,直至1936年,PaulPelliot考证《宣德彝器图谱》 为后世伪作,学者大都判定其成书于明代晚期。“宣德炉”是宣德朝之后的提法,数千座之多恐也未必属实,但宣德一朝的确是明代国力强盛之时,当时铸造铜炉用 心之巨、选料之精、规模之大的确自中古以来当无出其右者。所以,即便现在人们无法找出一件令人信服的铸造于宣德朝的宣德炉,但这一名词已经积累了诸多审美 意义,成为一种香炉的标准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