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看,20世纪以来,尤其是在受到现代主义影响以降的书法发展历程,消解书法作品的可读性的努力就有所呈现。然而大多数类似的努力,或继承于草书的渊 溯,或借法于抽象主义的视觉美感,或受到了东邻假名书法的影响,或以造字制造视觉的陌生感,总体而言,可以说是“化书为画”,去彼存此。而卢甫圣先生则将 “消解”阅读化为“抑制”,让视觉先行,内容继之,保留了视觉的独立性,同时也保留了内容的实在性。正如卢甫圣的一段自述:“绘画之所以存在,并非为了把 可见的东西重复一遍,而是为了把看不见却又应该看见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可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