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拍卖 > 中国旋风拉动西方艺术国度GDP(组图)

中国旋风拉动西方艺术国度GDP(组图)

2015-05-26 08:02 文章来源:西安晚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以2993万美元竞得毕加索肖像画《盘发髻女子坐像》

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以2993万美元竞得毕加索肖像画《盘发髻女子坐像》

中国买家后来居上

认为西方艺术品风险可控

所有艺术爱好者都清楚,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向来称霸国际拍场,可为什么中国买家直到近几年才开始强势介入西方艺术品拍卖呢?一种观点认为,其实 这些中国买家早已开始关注西方艺术品,但这些作品都是出了名的贵,他们一开始没钱去买;而当下,这些人的财富已获得了惊人的增长,他们的行为开始变得大 胆。据JP摩根公司最新一份艺术投资报告指出:“目前中国中产阶层、中上产阶层的财富增长已成为拉动西方艺术品投资增长的最大动因,而更开放的心态、更高 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以及更为敏感的投资嗅觉和更容易实现的投资方式使得中国藏家在西方艺术品拍卖会上变得醒目。”

满足自身审美需求、保持财富增长,这的确是中国买家挺进西方艺术品市场的两个主要原因。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藏家热衷于在海外竞拍中国流失文 物,而对于西方艺术品普遍提不起兴致。鉴于目前国内各大艺术品板块普遍遭到爆炒,不少中国富豪认为:选择收藏西方经典艺术品,即便不是最好的选择,也是一 个相对安全的选择。至于他们为何钟情于印象派、表现主义,富豪们则表示:这些现代作品不但存世量大,而且经历了艺术品拍场的百年沉浮,从而比较稳定,不会 像某些短期内价格暴涨的当代作品那样存在异常巨大的市场泡沫。

人们注意到,在高价购入西方艺术品的中国买家中有不少企业家,他们买画不仅仅是出于个人喜好。2008年金融海啸冲击了不少以印象派作品为主要 收藏对象的西方企业家,而对于热衷海外艺术品的中国企业家们来说,这却是一个好时机,起码在印象派画作上,能与其竞争的外国藏家数量正在减少。那么类似万 达这样的中国企业参与这场角力,他们能够从中获利吗?

“人傻钱多”,国内舆论对于这些中国买家不乏批评,人们特别质疑这些“掌握核心科技”的企业家们选购艺术品的眼光。目前看来,不少中国买家特别 是企业家确实尚不具备购入西方顶级艺术品的眼光,尽管如此,作为商人的他们还是留了一手。近年来,中国企业家多数已完成了从个人藏家到机构收藏的华丽转 身。企业收藏,除了体现企业负责人的个人收藏喜好外,更是企业资产配置、财务安排的有效手段,因此艺术品的保值性和抗风险能力格外重要;另外,企业收藏还 是企业品牌、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一种战略性建设,许多企业收藏在达到一定规模后会转变为公共收藏,兴建自己的美术馆,以便扩充无形资产。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