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陶瓷 > 窑开新官:崛起的藏界新秀(组图)

窑开新官:崛起的藏界新秀(组图)

2015-05-28 11:48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1013 方云峰、张志汤

1013 方云峰、张志汤 粉彩人物山水瓜棱瓶50年代 高 43cm、底 12cm、口 10cm

中古陶拍卖行以崭新的面貌呈现于世,首场推出以《窑开新官》为主题的拍卖,是新崛起的藏界新宠—5、6、7瓷器,首次以拍卖的形式走向收藏市场的光辉殿堂。在未来的中国拍卖史上必将留下辉煌的一页。

所谓5、6、7,是指上个世纪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生产的陶瓷收藏,收藏界简称为“5、6、7”。其收藏热潮是从“毛瓷”和文革瓷开始的,景德镇的7501和湖南醴陵的毛瓷以及文革中的特殊时期的特殊产品,早就引起港台及国外收藏家的注意,5、6、7的精品,更是他们刻意收藏的目标。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港台及日本、新加坡等地的收藏家便悄悄与大师个人联系,定制紫砂壶和工艺瓷,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的资料室中师生作品也多次被购买一空。之所以如此,不得不回顾一下建国后前30年的陶瓷发展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历史上享有盛誉的中国陶瓷,从屡遭摧残频于灭亡中重逢甘雨,开始恢复和发展生产,书写出中国陶瓷发展史崭新的一页。

随着全国解放后生产的恢复和生活的安定,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对陶瓷的需要量越来越大,更促进了陶瓷生产恢复和发展的速度。当时恢复得较快的地区有景德镇、宜兴、醴陵、唐山、石湾等地,陶瓷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不断刷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的郭沫若,向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组织建国瓷生产的建议。1950年由轻工业部科学研究和美术设计等方面的专家成立建国瓷设计委员会,郑振铎任主任委员,江丰和张仃任副主任委员,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担任设计工作,以景德镇为主,同时包括湖南醴陵和江苏宜兴等重要陶瓷产地负责制作,完成批量新产品的试制。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