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 粉彩花鸟瓶 50-60年代
我国拥有悠久的瓷器收藏历史,下到民间,上至宫廷,因着瓷器使用的寻常可见。古代先民惜物,即便瓷器“冲线”了,在可能的情况下还是请焗瓷匠来修好,然后继续使用,而对于精细的或先祖留下的瓷器,则会更细心使用、保管。因而,老瓷器还是留下来很多。民间有“民窑”,宫廷有“官窑”,江湖和庙堂都在瓷器文化的熏染下,对瓷器爱惜有加。一代代传下来,碎了积,存了碎。一般年代越久远,留下来存世的完整器就越少。
但如今,发现一个有意味的现象:收藏爱好者包括古玩店、艺术家等,一说起“老瓷器”,都认为最起码是民国以前,“古瓷器”则应在清末以上。很少有人提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建国瓷”以及“文革”期间特别定制烧造,或带有“红色”印记的瓷器。而以年代论,这些瓷器是“最近”烧造的瓷器,按理存世量很多,且无论是民间还是国有文博机构,应保存、搜罗一批精品。【但事实是,它们恰恰在当下很少被看到。】是否是被“私密”藏在大小藏家那里?小编也接触过众多瓷器收藏爱好者,看过大量古玩店、长三角多家文物商店,鲜见它们被“先知先觉”的藏家收藏。大多数瓷器藏家,以“年代太近”而不将其视为“文物”,或以“政治意识太强”、“缺乏文人气息和艺术特色”等理由一概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