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而周先生的情况有所不同,他以7折的价格套现了心爱的名家书画,希望等到渡过难关后把这件作品买回,但随后的几年间,这件作品在市场上几进几出,价格已涨了接近10倍,周先生再也难以追回。
“生货”受宠因未公开交易
“现在买家都学精了,只追‘生货’(即从未或者多年未在市场上露面的拍品),因为‘熟货’(即多次出现在市场上的拍品)变成大众脸了,价格轨迹透明,难卖高价。”一个书画行家告诉记者,“前几年市场大热时,不少拍品在市场中轮番炒作,大家都看‘腻’、看‘透’了”。
记者发现,在本季大拍中进入成交价前十的多为“生货”,如以2.7945亿元成交的潘天寿的《鹰石山花图》虽然是经典名作,却从未出现在市场 中,而以1.265亿元成交的李可染《井冈山》,虽然查得同题材的其他拍品并不少见,但没有其他成交记录是同一年份创作、同一著录的作品。
市场对“生货”趋之若鹜,却谨慎对待“熟货”,原因是2009~2012年期间,书画市场换手率之高令人咋舌。“市场疯狂到什么程度?这个月在 这场拍卖会买的画,下个月就可能出现在另一场拍卖会上。”一个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种“极端例子”往往也能赚钱,而大多数快速进出的书画重复出现的频率是 半年左右,“当然这些换手率超高的书画中不乏精品,但也肯定存在浑水摸鱼、趁乱炒作、‘打造价格’的普通作品甚至有可能是赝品。”在他看来,正因为之前的 疯狂,才导致市场进入如今的调整期:“很多人吃了接盘的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