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遗产全部捐给国家 靠自己工资生活
“我觉得我最重要的是悲鸿,他都没了,我还要别的东西干什么?”她曾如此解释自己的捐赠行为。
1953年9月,徐悲鸿去逝。不久,廖静文就将徐悲鸿留下的1200余幅作品,以及他收藏的唐朝以来历代名家书画作品1000余 件,以及各种珍贵图书、碑帖等一万余件文物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
当时不少好友劝她,儿女还小,应该考虑自己和孩子今后的生活问题。况且悲鸿在许多画里都写 了“爱妻静文”的名字,应该为自己留下一部分。廖静文在《徐悲鸿一生——我的回忆》中写到:“这些作品和藏品耗尽了悲鸿毕生的心血,凝聚了他对国家和人民 深沉的爱。我能据为己有吗,不能,决不能”!
周总理说:“既然东西都交给国家,那就拿过去造纪念馆吧。”当时才刚解放,国家经济比较困难,没有钱盖纪念馆,廖靖文就把唯一的住宅也捐给国家,做了纪念馆。周总理还亲笔写了“悲鸿故居”四个字。这个故居是个大院子,有二十多间房子,捐的时候把房契也交给国家了。从那以后,廖靖文很多年都是租房子住,靠自己的工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