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市场 > 关于黄宾虹的创作及其市场意义(图)

关于黄宾虹的创作及其市场意义(图)

2015-06-25 08:21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到了晚清民国,已然衰落到了极点,而振兴中国山水画,一要蓄备深厚内功,一要借助霸悍外力。黄宾虹有数十年修为之内功,又有对于西方艺术特别是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冷静审视,从而让后人从他那浑厚中看到华滋,看到中国画艺术起于沃土、直抵苍穹。

他是一条大河,源远流长

黄宾虹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最为人关注的几位大家之一。

新中国成立前,黄宾虹在上海和北京,主要是靠教书、编撰书刊为生,篆刻、书法、绘画都不足以养家糊口。张大千的润格一年一变,齐白石的润格几年 一变,而黄宾虹的润格几无变化。近30年来,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从无到有,几度火热,而黄宾虹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多年处在“慢热”状 态。开始时,推崇他的香港收藏家将其价位定在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之列,到如今,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的画价大步向前,徐悲鸿、李可染、陆俨少等人也 后来居上,黄宾虹的画价虽有了大的提升,但依旧是一流画家、二流价格。

何以如此?人们在感慨世风不古之时,也认为有其自身的原因。一曰,满纸皆黑,曲高和寡。二曰,件件山头,题材单调。

在60岁之后,黄宾虹开始了从“白宾虹”到“黑宾虹”的转变,开始了从逸笔草草、空逸冷隽到浓烈凝重、墨黑透亮的转变。黄宾虹古稀之后的创作突 破,是精神困厄后的挣脱,也是冷静思索后的奋起,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说他“晚熟”。其实,古稀之年的黄宾虹无论是金石文章,还是山水画创作,都是独步一 时、空谷足音的几位大家之一了。不过,无论是在上海这个民国孤岛,还是在北平这个故国古都,黄宾虹的绘画基本是在他自己设定的通道里向前推进,世风流俗, 旧时颜色,他是看在眼里,却不从之,所以,在上海的黄宾虹画的画没有海派艺术的绚烂,在北平的黄宾虹画的画没有京派艺术的堂皇,即使从北平回到上海,又从 上海到杭州,得到故旧新知的热捧,他依旧是黝黑沉沉,几无喜色,毫不靓丽。黄宾虹对于创作的态度是尽兴而为,对于市场的态度是可有可无。如此超然,近现代 无几人。

从黄宾虹作品的构图看,虽然他不喜欢清初“四王”的“无一笔无来历”,但他从“四王”的作品中选择了构图,或者说,黄宾虹在构图上没有特别的在 意。如果我们说齐白石画的虾太多、徐悲鸿画的马太多、李可染画的牛太多,大概不会有人反对,但人们还是在那儿起劲地谈论着这些“虾马牛”,还是在那儿争购 着。黄宾虹不是构图缺乏变化,而是没有供世人一起谈论的题材,难得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难得成为商品画、礼品画的热门。

近期拍卖中,黄宾虹的山水画与书法长卷都创造了他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但还是在千万级上。虽说这在中国文物与艺术品市场处于强势调整状态中已属 不易,但毕竟没有进入人们常说的“亿元俱乐部”。通过对以往黄宾虹作品拍卖纪录的分析,不难发现,与同为山水画家的傅抱石、李可染比较,黄宾虹作品的市场 表现差强人意的主要在上中价位区间。他没有作品过亿,千万级作品的数量只有傅抱石的1/3、李可染的1/2。这说明,黄宾虹没有特别重要的作品进入市场, 拿流行的话来说,他没有主题性创作。傅抱石的“大好河山”系列、杜甫与毛泽东诗意系列等,李可染的“祖国山河一片红”系列、长征等革命与建设成就系列,以 及“为祖国河山立传”系列等都是顺应时代的主题性大创作,面世时即获得好评,若干年后进入市场,自然万众瞩目,而黄宾虹作品除了个别上款人地位显赫外,绝 大多数是他创作时的所思所想,那些画语录,事关中国画的天下大计,却与眼前的芸芸众生几无关系,没有展开政治与社会话题的可能,也没有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与传说,黄宾虹自然热闹不起来。

黄宾虹说,我的画50年后会热闹起来的。他1955年辞世,50年后是2005年,那年,他的《山川卧游图》(见图二)在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 创下638万元的成交价格,这是当时海内外黄宾虹作品成交的最高纪录。今年是黄宾虹诞辰150年,中国文物与艺术品市场果然“借题发挥”了。

中外文物与艺术品市场上,制造过许多的神话,有些依然铮铮硬朗,为人传说颂扬;有些则如泡沫般,慢慢地破灭了。其实,道理很简单,就在于那些神话的起因与归宿是学术的、艺术的,还是其他与学术与艺术无关的。

黄宾虹享有天年,其一生学习不已,探索不已,惟恐“出脱太早”。我们跟随他探究中国书画的奥秘,跟随他探究中国文化的奥秘,也只有在不断地读书学习、笔墨锤炼与眼力提升中,我们才可能跟随其后,获得或窥视到中国文化的清俊丰神。

来源:人民日报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