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红木 >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怀念安思远(组图)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怀念安思远(组图)

2015-07-08 13:24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海外回流”时代到来了吗?

记者:安思远通过多次拍卖、捐赠的形式,将大量的个人私藏回流到中国,为中国海外文物的回流,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您如何看待中国文物回流?

郑克峰:有关“文物回流”的问题,有一次我有机会与文物局的一名官员交谈。他私下跟我抱怨:许多次应海关部门邀请,他查验我们这些运输公司代理 进口的“文物回流”物品,他发现,这些回流物品的文物价值真是乏善可陈。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老一辈的革命工作者,当年冲破西方阵线的经济封锁,为了给国家 建设换回宝贵的外汇,而好不容易才卖出去的“广交会”产品,现在,却被我们又花了大价钱给买回来了!根本不是什么“文物回流”,而是地道的“商品回流”!

虽然心里知道大多数的“文物回流”参与者,皆是商业与爱国热忱大于专业水平,但我对于如此的评价,很是不以为然。“文物回流”是民间贸易与爱国 主义的表现,并且我对于相关进口货物验放审查而导致的破损麻烦、时间拖延、港口费用增叠,非常反感,他愿意花钱把中国以前卖出去的好产品再买回来以供应国 内市场,有何不可呢?更何况,现在很多的生产工艺皆已失传。

记者:观察一下近年的艺术品市场,有一大部分的西方藏家如比利时籍菲力浦·德·巴盖先生等等,也是将一生巨藏全数卖掉。西方人对“买”和“卖”,有何讲究?

郑克峰:西方人的“卖”,建立在一个极其系统的文化甄别基础之上。从大量的文物素材当中,经过认真的系统认证,把顶级的文物送进美国以及西方的博物馆,而剩下的相对不重要的古董,最后进入拍卖程序,散到世界各地。安思远也是这个策略。

下一个安思远,永远不会出现在中国

记者:您如何评价这一次拍卖?

郑克峰:民国儒家大师辜鸿铭所云:“在这个堕落的年代里,人们的记忆都变得短暂。”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处在一个变化纷纭的时代,任何发生的大事件,皆如涟波浪漪,转瞬即逝,被人遗忘。安思远的藏品拍卖已然尘埃落定,映照的是渐行渐远的美丽光环。

不过,光环背后,我们必须冷静思考,为什么只有当西方人尊重了中国文化,然后这个代表了西方人眼光的中国文化才得到了中国人的一致推崇?还疯狂地以不计成本的高价,将钞票送给精明的美国人呢?

我非常高兴安思远在离世以后仍然能够给我们中国人再补上一课。如果中国藏家继续愚昧地盲目跟风,而不愿意发生任何改变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是,下一个安思远,仍然只会出现美国、日本,甚至西欧,而永远不会出现在中国。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