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院校 > 艺术院校学生的环保概念创作(图)

艺术院校学生的环保概念创作(图)

2015-07-09 09:23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通过分解吸收伟大作品的有用成分

不过,接受传统书法理念的人,对这套教程有点难以接受。书法写得是否高妙,难道不应该是“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水到渠成吗?没有人怀疑王羲之的字写得好,但他肯定不是像一个力学工程师,或者几何学家一样,一毫米一毫米分析、进而创造出千古绝唱的笔法。

邱振中认为,“伟大的创作者,在书写的过程中确实有一个独特的心理过程,但我们现在追溯不到那个状态。我们没有办法把自己的心态调整成王羲之。我们唯一的办法是,通过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作品,运用更加合理的方法,去学到其中有用的成分。”

“这就好像学小提琴,不能一上来就练整首独奏曲,而是要从弓法、音阶逐一地练上来。我们如果要写好一个复杂的字,必然要把它需要的技能进行分 解:需要运笔的平稳,那我们就设计一个平稳练习;需要动作协调,我们就设计一个协调练习;还有平行笔画、斜着相交的笔画,我们都有相应练习。等逐项练好 了,再回过头来写这个字,你会发现一切都水到渠成,一点问题都没有了。”邱振中说。

相比之下,传统的方法似乎并不科学。在邱振中看来,关于书法理论的书籍虽然不少,但其中传授的知识大多诉诸于感觉,而感觉是最为飘忽不可测的。这也造成了很多人按照传统方式进行训练,多年来无法得其门而入。

掌握新方法 书法可速成?

邱振中说,不仅仅是业余爱好者,事实上,即便是书法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每个人也只不过是掌握了“书法宝库”中很少的技法。“后人对他们的慨叹 中又夹杂了太多的想象。尽管他们的作品有个性、有情性,但如果撇开我们和它们相遇时候的情境,撇开它们所引发的历史感,作为一个自足的世界(形式的、表现 的),大部分作品也显得有些单调,缺少形式构成上的复杂性。这个有历史原因,但也一定与约定俗成的教学、训练方式有关。缺少深刻的历史分析的‘亲授’,使 得教学两方都从不去查考传统真正的内涵,时代沿袭,没有改变和突破的希望。”

当邱振中在教学中将那些难度很高的技法拆解成若干动作,让学生跟着他一个个动作做过去——每个动作少则几十遍、多则上百遍之后,得到的结果是 ——几乎人人都能把神秘的书法给写好了,甚至可以在一两周之内取得人们通常几年都难以取得的进步。这使得邱振中越发确定两点:“过去学习书法的人,主要的 困难在两个方面:一是无法独立去发现那些重要的细节;二是偶尔关注到或者被告知的某些技法,却没有找到相应的动作。两者都是过去的教学和观念所不能给予 的。由此我对书法训练产生了一种信心,如果人们能在一年内完成最基本的训练项目,在几年内掌握全部的基本技法,整个书法教学将面临截然不同的局面。”

训练内核与传统体悟并不矛盾

邱振中还表示,书写是一种需要充分配合的活动。首先,它是由手部各肌肉群控制的一种运动,同时又与文字信息、图形组织相关,因此又是一种复杂的 精神活动。所有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在长期使用中慢慢形成的,而且都隐没在潜意识当中,很难有意识地加以调整。学习书法看起来仅仅是练习手臂的动作,但实质上 是调整这种复杂关系。而要调整潜意识的各种关系,首先要尽可能把他们提取到意识层面来,使它成为能加以观察、思考的对象。

在自己的技法训练当中,邱振中经常要求学员在进行一部分训练之后,闭上眼睛进行徒手训练,目的就是为了摒除一切干扰,去关注那些很难被关注到、极易被忽略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恰恰是书法具有感动力量的源泉。

虽然有人很反感邱振中这种“格式化”的讲解书法的方法,但也有真正按照这个教程进行训练的书友表示,实际上这种训练方式并不机械。邱振中技法训练的内核,和传统书法所强调的“东方式”体悟并不矛盾。

邱振中也表示,尽管他所倡导的“技术流”将书法技法进行解剖性的训练,但书法的最为神秘之处,是高水平作品通常会具有一种奇特的“氛围”,这个氛围不是仅凭靠技术能做到的。“它来源不明,人们把它归因为修养,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