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红色收藏故事:被尘封的抗日功臣密档(图)

红色收藏故事:被尘封的抗日功臣密档(图)

2015-08-05 09:50 文章来源:华夏收藏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9.18事变后,张学良派唐聚五回东北桓仁组建辽宁民众自卫军 抗日。1931年11月,公安26大队队长李月林率领大队全体战士在宽甸县四平街参加了唐聚五领导的自卫军,并被改编为第六路17团2营,李春润任第六路 军司令,何铭斋任团长,于天佑(土匪名胜武)任营长,姜秀岳任中尉副官,驻守在新宾县永陵街,进行抗日活动。经过多次战斗,自卫军抗日失败,李春润后来牺 牲。1932年9月,姜秀岳等20余名战士撤退到桓仁县铧尖街,姜秀岳住在李祥山(原名李瑞林,字祥山,后改名李向山)家的对面屋。

1932 年冬,李祥山的本家叔叔“北京救国会”的李静轩(桓仁仙人洞人,其儿子李警初在张学良的部队任秘书)从北京回到桓仁,从棉裤腿里拿出张学良委任的盖有 “北京救国会官防”公章的白绸子的委任令,李自称是北京救国会派他来东北组建“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经李祥山介绍,姜秀岳与李静轩相识,并志同道合,三 人研究起义,并带领20余名从新宾撤回来的战士,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 李静轩任司令,姜秀岳、李祥山为辅佐任副司令。

自卫军失 败以后,1932年冬天,自卫军2营营长于天佑投降了桓仁县伪日本,并带领50余人驻防在铧尖子街。姜秀岳和于同是自卫军战士在一起抗日,又是老乡,姜就 多次做于的工作,让于拉队伍参加“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并将于引见给李静轩和李祥山。1933年春,于天佑终于拉出来70多人的队伍参加了“东北民众抗 日救国军”,救国军当时的规模达到近100人,有几把机枪,长枪60多支,李祥山、于天佑带手枪。从司令到战士都带写有“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的黄袖标。

姜 秀岳、李祥山曾经3次带领队伍召集百姓开会,宣传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和宣传抗日。第一次在铧尖子街的西北沟,第二次在本溪县尾子峪,第三次在八里甸子。每 次李祥山都讲,“爱国同志,我们不给日本干,我们要抗日救国,不做亡国奴!”姜秀岳讲,“我们是抗日救国军,大家要一致抗日救国。”并宣讲了如何对日本进 行防御,如何进行抵抗等。每到一处,都写传单:“抗日救国,打倒日本帝国!”贴布告:“日本占东北,我们受扰乱,我们要起来抗日,不做亡国奴!”当时,本 溪县小市的刘利天带领不到10人参加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救国军活跃在宽甸、新宾、桓仁、本溪等地宣传抗日,唤起民众,开展游击斗争。

1933 年春天,于天佑带领队伍倒戈,参加“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后,日伪军又派于海涛队长来铧尖子街驻守,于联合200多名伪军同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作战,当时 活捉了于海涛,被战士处死。于海涛死后,伪军又派一名姓赵的队长接任,被救国军动员倒戈,参加了救国军。后来,赵队长在同日伪军作战中牺牲。

1933 年夏天,救国军司令李静轩到北京救国会联系事务,数月未归。同年12月,姜秀岳、李祥山到北京寻找李静轩,路过沈阳时,因车不通,无法进京。姜秀岳让李祥 山返回桓仁带领队伍,姜在沈阳等候李静轩。后因经济困难,姜秀岳与队伍失去联系,李静轩也不知下落。1934年,杨靖宇带领的红军来到桓仁,李祥山和于天 佑带领队伍参加了红军,并被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李祥山被任命为一师副官。

姜秀岳与队伍失去联系以后,为谋生活,在沈阳西安煤矿公司任薄记员,1935年,因生活困难,又举家迁移到凤城县草河口街,在同顺太、福兴盛木炭公司等任记帐员。

1937 年春天,李祥山和于天佑设法打听到姜秀岳的下落,并来信让姜秀岳参加杨靖宇的部队,开展革命抗日工作。同年秋天,姜秀岳专门到宽甸县北吊幌子村和杨靖宇晤 面,叙谈3天,由于姜秀岳心脏病加重,没有同杨靖宇的部队走。临别时杨靖宇亲自用笔写下了“姜秀岳同志给红军联络工作任务”的证件,并签了名字(证件年久 丢失)。

1939年夏天,为开展抗日工作,姜秀岳设法考入了安东县伪公署财务科任临时雇员,后转为庶务科经理股雇员。1943年夏,因和日 本股长打架,被转到安东县行政科烟政股派到龙王庙镇管烟配给所任主任。1945年东北解放后,姜秀岳将管烟配给所的资产如数交给了区政府。 1947年2月,国民党侵占时,龙王庙警察所调查共产党人和与共产党有关系人员,并一律逮捕。姜秀岳听到消息跑到安东县躲避,并设法求人在安东县政府会计 科派在警察局会计室任雇员。同年6月,龙王庙镇第二次解放,姜秀岳又回到家乡出小床子维持生活。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