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现代化和都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滋养着市井小民的生活细节逐渐被汹涌的城市化浪潮所吞噬,陈安健能够用心用画笔去收录的题材,已经变得日渐稀缺。而为了保持这种茶馆生活,陈安健于2005年接手交通茶馆,成为名副其实的“隐形掌柜”。
陈丹青说陈安健是一位“憨人”,在《退步集》“地方与画家”一文中陈丹青更是读到了陈安建《茶馆》系列中的“咸”味,“好比酒席间尝一口当地土产的榨菜”。正是这股执着劲的促使,陈安健一五一十描摹着现实中没有青春主题的诗意:老茶馆、老茶具、老茶客、形形色色的过客以及他们的面相与神态。也正是《茶馆》系列中的这道“咸”味,让我们读到了老舍《茶馆》世界中才有的人生百态与历史沿革,也让陈安健骨子里透出一分知识分子的“史家”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