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蓓作品《白蛇传》
“北京绢人”的由来
绢人——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以“北京绢人”的名字首次出现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杜蓓说,这一段时间又是中国民间手工技艺在历代传承中的重要发展和最为辉煌的时期。
1954年,文化部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把以我国民族形式的传统手工艺品参赛国际儿童玩偶比赛的任务交给了当时为北京女青年会会员葛敬安,在各方面的大力协助下,葛敬安终于用绢做材料制成了藏、苗、黎、彝、维吾尔五个少数民族妇女人形,经过多次的修改,并在多次参加世界比赛获奖,“北京绢人”成为了绢塑工艺的杰出代表。
“北京绢人”在近代的传承发展
杜蓓告诉小编,1955年1月4日,葛敬安在北京自家院内辟了几间房屋,和李配芳、杜崇朴、张宗敏、陶慧敏、宋翠珍、陈明礼、张琴等七、八名爱好艺术、热心新中国建设事业的女同志一起,白手起家,成立 “美术人形研究小组”(即“北京绢人”);成功制作了“西施浣纱”“吹笛仕女”“李纨教子”和“秉烛夜游”4个取材于历史故事和小说中的古装仕女作品,“北京绢人”的制作技艺逐渐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