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杂项 > 黑石号:海底的唐代瓷器博物馆(组图)

黑石号:海底的唐代瓷器博物馆(组图)

2015-10-09 11:41 文章来源:99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黑石号出土的大量的大唐制造的外来订制瓷器。
黑石号出土的大量的大唐制造的外来订制瓷器。

“黑石号”共有陶瓷67000万件

一千多年前,“黑石号”是怎么在马六甲海峡南端沉没的,沉船上没留下任何线索,但它能隐隐地坐沉海底,是因为船上满载着大量货物,这些货物成了它的“身份证”,使后人得以知道,它是一艘装满中国货开往西亚的商船,船上98%的货物是陶瓷,共有67000万件。其中,一批长沙窑瓷碗透露了这艘船的沉没时间。这批瓷碗上不仅写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名樊家记”的字样,同时还有“唐代宝历二年(826年)”的铭文。考古专家结合对船上八角茴香的碳十四测定,推定沉船年代应为9世纪上半叶。

我在新加坡旅行时,此船文物刚刚卖给圣淘沙集团还没有公开展览,但我还是购到新加坡考古专家整理出版的《黑石号沉船宝物》大型画册,“先睹为快”了。“黑石号”可以说就是一座藏在海底的唐代瓷器博物馆,是目前所能见到最完整的唐代瓷器展示。唐代瓷器没有宋代那么讲究,但产地与品种都极为丰富,已步入了精细瓷时代。

“黑石号”出土的瓷器烧造于中国的各个窑口,其中长沙窑数量与品种最多,约有56000多件。这些出口的瓷器,以碗为主,其次为执壶,其他有杯、盘、盂、盒、罐、熏炉、油灯和少量生肖瓷塑。令考古专家兴奋的是这些瓷器上的款识明确记载了瓷器的用途和生产商,不用猜想与争议了。比如,有的碗中写有“茶盏子”,告诉使用者这是茶具,有的瓷碗写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名樊家记”,明确了产品的产地是长沙窑,并明确了厂商字号。这或是中国瓷器最早的厂标、商标。

“黑石号”出土瓷器的艺术装饰与技术,主要表现在釉下及釉中彩绘、印花、模印印花、模印贴花、堆花、刻花、彩色斑点等手法的运用;纹饰有花草、动物、人物、园景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沙窑器大量采用文字作装饰,既有汉字,也有阿拉伯文,这在当时是一大创举。最令海交史家感兴趣的是一大批产品带有明显的伊斯兰元素,表现出鲜明的阿拉伯艺术风格。这表明当时的中国瓷器生产厂家,已经按阿拉伯客户来样定制产品。当然,这之中也有突出中国特色的产品,如绘有汉字“盈”、“官”的盘子,显然中国风格的产品也深受阿伯伯客户喜爱。

“黑石号”出土的这些瓷器为人们提供了中世纪时,中国海上贸易的主要商品、客户群体、商品特色,主要集散地等重要历史信息。这些出土的瓷器再次证明,至少从唐代开始,中国海上贸易已是以瓷器为主,次之是香料,丝绸制品也有一些,但已不是主流。此时的西亚,丝绸早已不是神秘宝物。早在唐代之前,波斯就已用中国进口的生丝,加工波斯丝绸制品,甚至,还有返销到中国上流社会。

收藏古瓷的行家,一定注意到了“黑石号”已整理出来并展出3件完好无损的唐代青花瓷盘。青花瓷是陶瓷技术的一个高境界,考古界对青花瓷的定义基于三个要素:一必须是在白瓷上;二用氧化钴作彩料;三作为釉下彩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唐青花中国国内存世作品很少,“黑石号”沉船上的唐青花瓷盘,证明至少是826年,唐代青花瓷制造技术已经成熟,并且是外销产品当中的一个小品种。

在唐代向印度洋传播的主要是瓷器文明了。大食等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大唐瓷器输入改变了他们“掬而食之”习俗,上层社会率先改用瓷器作为食物器皿,唐瓷不仅是身份的象征,也是先进文化的代表。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