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舟紫砂壶顾景舟紫砂壶
紫砂壶始于宋,兴于明清,长久以来,紫砂壶在文人雅士的追捧把玩中,逐步形成“冶造型、文学、绘画、书法、篆刻于一体”的金石文化艺术风范。宋代词人苏东坡便有“青烟白菜炒米饭,氐壶天水菊花茶”的名句。
顾景舟(1915-1996),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业界被称为“紫砂泰斗”、“一代宗师”。原名景洲。早年别称曼晞、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晚年自 号壶叟、老萍。18岁开始习陶从艺。三十年代后期至上海制壶仿古。1954年进入宜兴蜀山陶业合作社。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带徒徐 汉棠、高海庚、李昌鸿、沈遽华、束凤英、吴群祥等人。一生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在港、澳、台、东南亚影响特大,壶艺成就极高,并亲自编著了《宜 兴紫砂珍赏》巨著。顾景舟穷毕生精力于紫砂陶艺,不断进取,勇于创新,并带领几代人为紫砂事业增光添彩。他以博大的胸怀,精湛的技术,在紫砂发展史上写下 了辉煌的篇章,不愧为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正如著名美术大师亚明先生所评:“紫砂始于明正德,至今五百年,高手不过十余人。顾兄景舟当为近代大师。顾壶可见 华夏之哲学精神、文学气息、绘画神韵。”
紫砂壶的收藏市场始于上世纪80年代,恰逢东南亚尤其是台湾市场兴起紫砂热,“香港的收藏家罗桂祥来到宜兴,他请紫砂厂的员工做一批作品参加香港亚洲艺术 节,他把从前作为产品的紫砂壶性质改变了,变成了工艺品,我们可以在壶里面打上自己的名字了。那次订单,顾景舟这样的前辈们的作品是1000元左右的价 格,而他们弟子的作品是老师的一半,就连一些学徒工的作品,也相当于他们当时一个月的工资。”顾绍培表示。
90年代的时候,随着两岸贸易的日益紧密,尤其是大量台湾商人涌入长三角之后,台湾人替代香港人成为宜兴紫砂壶的又一价格推手,台湾人使宜兴紫砂壶在 1993年的时候价格又到了顶点。“几万元一把壶不稀奇,据说顾景舟的那把石瓢,就是在那个时候被一个台湾藏家收购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