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陶瓷 > 欣赏北京金代墓葬中出土的瓷器 (组图)

欣赏北京金代墓葬中出土的瓷器 (组图)

2015-10-19 16:59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整理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图16 海淀区向阳村金墓出土的钧窑盘


海淀区向阳村金墓出土的钧窑盘1件,平折沿,尖圆唇,浅腹,腹壁斜直,大平底,环形圈足极矮。 赭褐色胎,胎质稍粗。天青色釉,施釉均匀。裹足支烧,足底留有5枚支钉痕迹,明显地表现出了满釉支烧的工艺。口径18.6、足径12.1、通高2.4厘米(图16)。

小结

根据上述情况可知,首先,北京金墓中出土的瓷器大多数是由中原和南方地区窑场输入的产品,而本地区的产品随着以龙泉务窑为代表的窑场的衰落而逐渐减少。金墓中“输入型”瓷器在种类和数量等方面, 均已远远超过了北京辽墓中的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海陵王迁都后,北京在北方政权中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增强。其次,北京金墓中发现的瓷器大多数生产于金朝疆域之中,这与当时北方地区的几大瓷窑体系,如定窑、耀州窑、钧窑、磁州窑等已纳入女真贵族统治范围之内,在金朝境内的销售和流通更为顺畅、普遍、活跃等原因密切相关。比较之下,南方窑场的产品,如景德镇诸窑生产的青白瓷,在辽朝晚期已经进入了北京地区,但是直到金代发现的数量仍旧很少,这与整个金朝境内墓葬中随葬瓷器的状况相一致,表明在宋金战争以及政权间相对和平时期,南方窑场的产品在北京地区(甚至北方地区)的流通量和竞争力非常有限。

再次,在各窑场的产品之中,以定窑瓷器的数量最多、器类最为丰富。这些定瓷以制作较为精致的白釉为主,罐、瓶、执壶、盒等器物多为素面,而盘、碗、碟等器物则常见刻花、印花等装饰。金墓中随葬定窑瓷器,沿袭了辽代晚期墓葬的丧葬传统,也证明了金代定窑繁盛局面的形成是在北宋晚期基础上的继续发展。再次,北京金墓中出土耀州窑、磁州窑等窑场产品的数量不多,但是绝大多数在制作、釉色等方面均属上乘。以耀州窑产品为例,耀瓷早在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就已流播至北京地区,当时仅有青釉器物,且在辽代晚期有所中断。北京金墓中的耀瓷不仅有青釉,还发现了创烧于北宋晚期的月白釉,反映了耀州窑在划入金朝版图后生产的迅速恢复和进一步发展。

最后,北京金墓中出土的临汝窑、钧窑瓷器从工艺特征来看为北宋晚期的产品,随葬于金代墓葬之中,应与女真人多次侵宋、大肆掠夺中原财物等一系列的历史事件有关。而吕嗣延墓中出土的越窑八棱双系瓶,很可能与其家族早在辽代中期已成为幽燕地区的世家大族,且辽朝品官、显贵等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群喜好越窑瓷器的风尚有着一定联系。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