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2010:不受宠的拍场小料
其实沉香现身于拍场的时间并不算晚,它在国内拍卖形成之初便夹杂于各种杂项角落之中,只是身影寥寥。根据可查询到的资料来看,国内最早有关沉香的拍卖是在1995年北京翰海春拍上,一件“明晚期 沉香木八仙祝寿摆件”上拍,成交价为60500元。仅此一件,价格在如今看来颇低。
按理来说,这件摆件,材料说的是沉香木,并非沉香。但就如沉香鉴定家胡晓鹏所说,从古至今,沉香的名称都没有被规范过。在古代和市场早期并没有沉香和沉香木之分,密香、栈香、沉水香、琼脂等等,沉香木(白木香)与沉香这两种称呼通常也是不被特意进行区分的。沉香木与沉香是由于沉香市场兴盛之后,由于一些商人的不当竞争使用结香很少的白木香,或将白木香进行高抛(高温抛光使油脂渗出后聚集在表面)造成高油的假象欺骗消费者。所以大家就开始用沉香木(没有结香的白木),与沉香(有明显结香的沉香木)进行区分,以此让大众区分两者之间价值的不同。
而这件“明晚期 沉香木八仙祝寿摆件”,结香程度较高,符合沉香的标准,因此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沉香。在拍场前期,许多名称为沉香木的拍品,其实也为沉香。
而在1995年之后的拍场上,也偶有沉香上拍。多为雕刻品,如笔筒、摆件等等,名称也多为沉香木或为迦楠、奇楠。但价格和数量一直都较低,不受重视。到2006年,北京匡时秋拍上,才出现第一个过百万的沉香拍品— —“明 沉香木雕山水人物笔筒”,成交价为143万元。
在2011年之前,沉香过百万的拍品只有4件(图表1)。成交价也多是略超百万,且拍卖公司多声名不显。在这二十多年间,可谓是除了古玩圈里一开始就注意沉香的人外,少有外人关注。
2011-2015:黄金四年
转折点在2011年,这是沉香拍卖史上最具标注性的一年。香学宗师刘良佑十几年香学传播聚集的能量,在这一年突然爆发,原本小圈子古玩圈里对沉香的关注变为大众齐聚炒沉香。而这份热度开始影响到拍卖领域,沉香料、沉香艺术品从这一年开始屡创高价(图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