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画廊 > 大师李可染笔下最秀丽的山水 (组图)

大师李可染笔下最秀丽的山水 (组图)

2015-10-29 14:57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整理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17.jpg

▲李可染 1962年作《雁岩一景》

李可染通过写生实践也明确了其自身的艺术道路,并在技术与理论方面屡屡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貌。《雁岩一景》是一件了解李可染山水写生观的演变,以及认识李家山水画面貌特征的关键作品。此件于1962年创作完成。从李可染践行山水写生至此,历时数十年,他升华“写生”提出“采一炼十”的创作主张。“采一炼十”中一个“炼”字使得他的山水作品实现了从“写实”到“写意”、从“写生”到“创作”、从“写境”到“造境”的转变;而以“一”到“十”为目的的提炼,则体现了艺术家通过深入观察、灵动表现,在画面中呈现物象本质特征的极致追求。

占据画面大部分空间的厚黑山峦,时而山体裸露显出坚硬岩石、时而树木葱郁松润欲滴,以及密集错综的礁石、奔涌的溪流等等,正如雁荡山地区沟谷、岩嶂的地貌特征。山峦的前后穿插、阴阳向背以及植被的深浅疏密被表现得丰富微妙,这一切都极见功力。《雁岩一景》体现了李可染山水画中对山体塑造的饱满、结实、紧凑的特征。而在层层渲染的墨色山林中,处处都有令我们眼前一亮的神来之笔,如近景处表现溪水活脱出挑的“飞白”;“留白”的村落;宛如山体高光、反光的“挤白”以及游移在远山间的氤氲之白,画家巧妙地制造出强烈的对比,通过几处亮点串联成画面的观赏线索。从“对景写生”到“对景创造”李可染在画面构成方面倾注了很大心力,其中期山水画以“正中见奇”为特征,《雁岩一景》即是典型。一股清流从山涧间蹦出,礁石之杂乱令人耳目一新,溪水哗哗之声在人心底激荡。前景处聚落式的房屋也是先生的创举,这种近乎成为李家图式的村落以及奔腾活泼的溪流,或许是对开篇处艺术家提倡的“深入生活改造中国画”的响应,和谐安宁而充满活力的集体生活正是当时时代精神之写照。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