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整体之局部,壶底足必须与壶体相适应,最为直接的,壶底足形式的大小尺寸,会直接影响紫砂壶的造型以及放置的安定、稳定。紫砂壶底足的变化较多,但万变不离其宗——
平底是最为朴素的底,如一张大饼贴在壶底上。这种底也叫自身底,也有叫截底。为壶身自然平封的一片泥片。形制拙朴,手法简单,结构简洁明快,茶壶安置也妥妥地。万事万物,看似简单,却并不一定简单。这样的底,做起来容易,烧制好就不容易了。烧制后要不变形,不起翘,方能修得正果。
加底也是一种常见的壶底。也有种叫法:假底。从制作手法上,分为圈足和挖足两种。制作壶坯时候,如果是在底面上附一层泥片,然后挖去中间留下周边之一圈为壶足的,这种叫挖足。如果不是直接贴泥片,是直接另做的圈形贴附到壶底作为壶足的则叫圈足。圈足里还有种假圈足,是因其外形像圈足,实际是平底的缘故,这种也叫饼形底。圈足使底部富于转折变化,并且使坯体底部在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的过程中不易变形开裂。与壶嘴、壶把手类似,接法上也有明接和暗接两种。加底与壶体身筒连成一体,外形上看不出底的独立性,为暗接,或者叫暗加;加底明显凸出身筒轮廓之外,有相对独立性的,为明接,或者叫明加。前者如秦权壶,后者如柱础壶。
一捺底也叫罗汉底,就像在球面上按捺瘪陷成的凹窝一般。窝是凹进去了,那周边自然就凸出来了,这凸出的周边就做了壶足。这个“捺”字很有意思,既表示壶底是身筒向下的弧形向内里延展,又表明此底是按捺而成。有点像小孩子玩泥巴一样,有种说不出的童趣和天然。一捺底是紫砂造型所特有的一种式样,原因在于,紫砂一般不上釉,没有烧成时粘黏到棚板或者匣钵上的忧虑。在处理圆形器紫砂壶上,一捺底十分贴切,显示出干净、利落、洗练、灵巧的紫砂壶底部形态。本人非常喜欢这样的壶底。特别在冬日里,端着这样的壶,倒出鲜活的茶汤后,一手握把,一手抚摸壶底,圆润的自然过渡,微微的烫手感,温暖、喜悦下,有种摸着婴儿小屁股的圆满。
钉足也是一大类常见的壶底形式。适合在上小下大紫砂壶造型中使用。来源于青铜器的鼎足或者其他式样的足。紫砂壶因能模造青铜器的神韵,在底的构件上,借鉴很多。此种也五花八门,表达个性,追摹古贤。比方说托榫底,也是对青铜器底的借鉴,壶家有使用,当然也常被用在紫砂花盆的底上。常见的钉足在技术上讲究:稳而不滞。要有灵气,不是死死地杵在那里。钉足的形状,以及尺寸的高、矮,粗、细,要与壶体相和谐。大致圆器一般用三钉足,方器一般用四钉足。最为常见的为滴水足,就是像一滴水要从球面上落下的样子,追求的还是自然之态。大多数壶友喜欢的石瓢,一般就是这样的钉足。
从紫砂壶的成型工艺过程上看,先围制好筒身后,便是处理壶底,然后才是翻转过来构造壶口。也就是,先是底朝“天”——朝上面,壶家如女娲神手补好“天”后,再翻转过来进行后面各个部件的成型。这有点“先打好基础”的意思。
清代紫砂巨匠陈鸣远传世的名壶之一为四足方壶,高103mm,口径67mm。壶腹行书刻铭款:“且饮且读,不过满腹。为禹同道兄。远。”篆书方印:陈鸣远。上海博物馆藏品。“不过满腹”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这件作品是陈鸣远继承明代紫砂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属于几何型类的方器。值得一提的是,此壶的饼形底足,可作为鉴定鸣远壶的依据。1994年邮电部发行《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一套四枚,其中一枚便为这件四足方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