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杂项 > 永乐大典的戏剧色彩可惜是悲剧更是闹剧(组图)

永乐大典的戏剧色彩可惜是悲剧更是闹剧(组图)

2015-11-19 14:22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


不过,跟后面的厄运相比,《永乐大典》在雍正至道光的100年间的遭遇只能算是“毛毛雨了”。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给《永乐大典》带来最大的劫难,洗劫了翰林院,有相当一部分被劫运到了英国,后藏于大英图书馆。到了光绪二十年,也就是1894年,11095册的《永乐大典》已仅存800余册。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犯北京,烧杀抢掠,《永乐大典》再度遭遇劫难。当时,慈禧仓皇西逃,留下义和团跟八国联军展开激战,位于北京西交民巷的翰林院也沦为战场,珍藏《永乐大典》的敬一亭被毁,玉石俱焚,藏书四散。在激烈的巷战中,八国联军用质地厚实的《永乐大典》代替砖头,修筑防御工事,甚至用来垫马槽,或作为“上马石”。更有甚者,当侵略者的炮车陷入泥泞时,竟用《永乐大典》垫道。而对东方文化稍微了解一二、知道此书价值的侵略者,又乘机肆意抢掠。当时任英使馆官员的威尔在《庚子使馆被困记》中写道:“使馆中研究中国文学者,在火光中恣情拣选,抱之而奔。”一个叫翟理斯的官员,拿走卷13345中的一册,送给他父亲作为纪念品。英人莫利逊从废墟瓦砾中取走6册。劫掠之后,他们还扬扬自得地说:“将来中国遗失之文字,或在欧洲出现,亦一异事也。”经历了八国联军的洗劫,清政府收拾残局时,清理出残存的《永乐大典》仅剩下64册,由京师图书馆收藏。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内一些公私收藏家纷纷把自己珍藏多年的《永乐大典》零册捐献给国家。中国政府不懈努力,从海外、民间相继收回一些,如20世纪50年代,苏联把沙俄和日本侵略者劫走的64册归还了中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也归还了3册。据统计,流失到海外的《永乐大典》现在散藏在日本、美国、德国、韩国、越南的机构或个人手中,再加上国内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221册,上海图书馆收藏的1册,台湾收藏的60册,现存于世的《永乐大典》计约370余册。

有关《永乐大典》散册最近的一次发现是在1983年,有人写信向中国国家图书馆反映,称山东掖县一位农民家里存有一册《永乐大典》。专家立刻前去察看,确认这册《永乐大典》确实是真正的原本,书的纸张也是古代上等的皮纸。原来,这册古籍是作为这户农家女主人70年前的嫁妆“陪嫁”过来的,是女主人用来压图样的。那时的农村,做鞋要剪纸样,剪好的纸样还要压平整,而这册古籍不但书大而且平整厚实,用来压纸样真是“物尽其用”,再合适不过了。至于这册难得的国宝文献是如何流散到农家的,女主人也只说是祖上留下的。最终,这册《永乐大典》入藏国家图书馆。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